老儿科医生放话:儿科告急,卫计委连放四招,招招隔空打物
2016/2/29 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作者:陈卫春

     导读

     吸引和招募到儿科人才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进医疗制度、加大对儿科的投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保障儿科医师执业安全,为儿科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否则,即使通过“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等招募来的儿科医生,也难以安心在儿科岗位上工作,可能一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屈就,但最终还是留不住。

     国家卫生计生委2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问题,教育部将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自今年7月起开始招生。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儿科医师达到14.0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从目前的0.53人增加到0.6人。此举被媒体称为“儿科医生培养放大招啦!”

     此前,卫计委已经连出三招。首先是, 2015年7月2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被舆论称之为“没医生愿干急诊和儿科,卫计委降低执业门槛!”

     1

     第一反应是:不信

     读此消息,作为行医33周年的儿科医生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以为是假新闻或者是恶作剧。但有图有真相,让你不得不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科医生匮乏的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形成;实行“以药养医”医疗体制后情况进一步加重;而在绩效考核和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指挥棒下,问题已到了积重难返,儿科在综合医院渐渐地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医患冲突愈演愈烈,许多综合医院干脆撤销了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赔钱的儿科”,儿科医生被迫分流、改行。一直以来,我为儿科医生骄傲和自豪,可今天我感觉很受伤,而且是难以医治的内伤!只能祝福祖国的未来们好运。

     2

     第二个反应是:领导决策失误

     领导决策失误,老百姓买单,儿童遭殃,民族灾难。撤销医学院儿科系,有关部门对综合医院因为经济等原因撤销儿科(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不顾)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竟然还作为改革成果在媒体宣传,会议交流,今天儿科的现状难道与之没有关系吗?!这是长期以来对儿科不重视的因果报应。降低门槛的决策(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是失误)难道不怕激起民怨和民愤吗?难道决策者没有子女吗,他们就放心把自己的孩子让降低门槛的医生诊疗吗?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决策者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这样的凑个人数戳那里好歹应付一下的办法真能解决问题吗?

     3

     第三个反应是:儿科医生大逃亡

     老儿科医生更稀罕了,责任更大了,超负荷、满负荷将成为家常便饭。我担心“过劳死”的儿科医生会更多,儿科纠纷和事故将不断攀升,将激发新一轮儿科医生“胜利大逃亡”。当然,卫计委不是吃素的,到时一定又将出台比降分更狠的“一招鲜”。

     4

     第四个反应是:谈儿医色变

     从此以后儿童的保护神会不会变成儿童的“夺(索)命三郎”。儿科会不会成为家长们望而生畏,孩子们避之不及的场所——“兽斗科”、“屠宰场”,儿科医生成为“侩子手”的代名词,社会谈儿科和儿科医生色变。儿科医生以后在医院、在社会上怎么抬得起头!

     如果这样,以后家长带孩子看病时,至少要强迫自己做这样两件事,这是权利也是对孩子负责:

     1.请坐诊医生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睁大眼睛查看其执业类别,是被限制的儿科专业还是不受限制的临床;

     2.如果是被限制的儿科专业医生,又有两种选择,让(注意不是请,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得已)他看和不让他看。决定让他看,一定要履行手续,双方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留下录音录像等资料,固定下法律上的证据,愿打愿挨就没有别人什么事了;如果不让他看,再做两种选择,要么走人,这个容易拔腿就可以,要么请院方换人(不知道病人有没有这个权利),院方需要有切实可行的预案,有富裕的不是被限制的儿科专业的儿科医生。如果有富裕的这样的医生还需要预案吗?看来,换人是断断不可行的了,只能认命吧。

     当然,不用这么复杂、简单省事的办法也有,即只要当事医生不介意,医疗机构又同意,完全可以在挂号处和医生介绍栏等公开场合,以醒目形式公示医生的基本情况,让患者和家长自行选择。

     5

     第五个反应是:降分考试是“紧箍咒”

     通过“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招募来的医生真的能安心在儿科岗位上工作吗?虽然有“紧箍咒”戴着,但谁能保证“紧箍咒”有效。如果对儿科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只是因为降分而屈就,没有爱能留得住吗?以往搞的“定向招生”“订单式培养”,最后又有几个人还在定向岗位,还不是通过各种关系远走高飞了。我担心,加分考试的形式将产生新的腐败,一些院长等实权者会把持不住。

     6

     第六个反应是:中国的事情自有中国特色

     安慰自己,用不着这样反应过度,中国的事情自有中国特色。诚然,我国医学院校有本科、专科之分,本科有本一、本二、本三之别;从业的医生中学历不同,中专、大专、本科…博士后,级别不同,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种医生的三六九等是一直存在的,但为什么大家都认可呢,因为执业的底线(最低标准)是一样的,然后晋升考试也都是同一个标准。这次引起轩然大波和热议的原因是突破了执业考试的行业底线,洞穿了门槛,让大家无法接受。照此,今后还有什么不能突破,这可是性命交关的医生啊。当然,也不排除以后的门槛会因为本次“短线医学专业”的破例而重新设定——所有专业统一降低门槛,大家也不再少见多怪,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唯一不自然的是,到时医生的素质已今非昔比,剩下的只有美好的怀念。

     7卫计委“新招”连连

     果然不出我所料,随后卫计委连出新招:

     2015年11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2015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提出,此次培训将利用财政经费,用一年时间培训县级医院医师,使受训医师能独立承担儿科常见病诊治工作。转岗医师培训后,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转岗为儿科执业医师,《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变更为儿科专业。2015年将总共转岗培训1820人。

     2016年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两条重要信息:1、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2、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通知一出,犹如炸开了锅,一条“儿科人手不够内科凑”的新闻被反复刷屏。

     去年以来,儿科频频告急,儿科医生备受关注,一次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问题,卫计委对此也可谓操碎了心,动足了脑筋。可是,怎么看,卫计委的这四招都是隔靴抓痒、隔空打物,是兜圈子,离问题的根本十万八千里。表面看来儿科医生荒的现状的确是医生数量不足,补足儿科医生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可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你招来越多流失更多,招得越多留不住,负面影响越大,能起到作用吗?

     社会需求巨大,却没有人愿意去干,问题的原委谁都明白:“儿科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长期以来,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现在卫计委已经连放四招,哪一招是针对根源的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使出从“入口”扩大儿科医生来源的办法应急,这无可厚非。但一而再再而三出同样的组合拳,我不会怀疑或否定卫计委的能力,但我可以肯定其中一定存在隐情。吸引和招募到儿科人才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进医疗制度、加大对儿科的投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保障儿科医师执业安全,为儿科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否则,即使通过“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等招募来的儿科医生,也难以安心在儿科岗位上工作,可能一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屈就,但最终还是留不住。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关注

    

     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留一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