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伤医即入刑”没有那么简单
2016/3/12 医脉通
?导 读?
凌锋教授一向快人快语,敢于、擅于为医生队伍说真话,那么她这次座谈会上都说了啥?
3月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医师报》社主办的第八届“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如期举行。本次座谈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医疗卫生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相关领导及多家新闻媒体共同参加。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锋教授一向快人快语,敢于、擅于为医生队伍说真话,那么她这次座谈会上都说了啥?医脉通参会小编刘建欣整理如下。
凌锋教授
“伤医即入刑”没有那么简单
伤医入刑,不是简单一说就行了,因为牵扯到整个职业。我们都知道,警察在执勤的过程中你要伤害他就是袭警,在重要部门、机构门口站岗的士兵神圣不可侵犯,这两个职业本身有很特殊的地方。那么医生,是不是只要你是医生,有人伤害你就得入刑?还是说你在医疗行为过程中,有人伤害你就入刑?所谓“伤医入刑”的提法,到底怎么去界定?
另外一个概念,医闹入刑,人大代表做了非常大的工作,前一段时间,政协、人大都在做这方面的推动工作。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也是过去8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就是想把医院变成公共场所,这样治安管理法就可以管到医院。
2012年,公安部、卫生部出了一个通告,虽然那个通告没有法律效应,但那是第一次明确列出了医院的违法行为,列了8条,写在通告上,全国发稿。后来出了八部委的司法解释文件,就把8条浓缩到6条,与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刑法都对应上,这是有法律效应的。
在医疗机构殴打医务人员或故意损害公共财产,尚未造成严重结果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如果严重就入刑;第二,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的劝说无效者由公安机关强行带走,也按治安管理法处置,严重结果就刑法了,当然这里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有一个量刑;第三,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按照治安管理法第40条处置。另外辱骂、公然恐吓医务人员,也要处罚。
也就是说,伤医,实际上是发生在这六条之中的某一条的具体情况。所以这样的说,伤医之后,根据这6条有法律依据的,这个更加的严谨,这是2014年4月30号颁的。在中南海开了好几次会,两次我都参加了,经过很严谨的法条、法理的梳理。当然发生具体案例了,是否重判就得看律师的口才了。
如果探索并明确出医生职业的特殊意义,可否参照警察或站岗士兵,对医生也进行特殊规定和保护。这值得思考。制止暴力伤医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是要想避免无人当医生的悲剧,脚步再沉重也得往前迈。
设立医师节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关于医师节的事情,我现在同意了,10年前设立这个节我没有同意。我以前不同意的原因是,设节的这些人群,一般都是低小的、不受重视的,所以才要设一个节日来褒扬、宣扬他们,把这个团队做好。过去我们有护士节,是因为护士不被重视,医生都是高高在上的。
但是最近这10年,医生越来越没有受很好的、正确的对待,而且环境各个方面都很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很不情愿的,但是我觉得可以设医师节。当然并不是承认我们就是弱小的,受欺负的,我不承认这个。我们要利用医师节,更多地宣传医生的正能量、正面形象,所以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分级诊疗要以高质量的规培为基础
分级诊疗,从形式、样子上看是很合理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为了解决大医院的状态,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困难,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我们有没有考虑解决患者的问题?分级诊疗要按轻重缓急来分级,这个谁来分?轻重缓急,你靠眼睛很多时候是看不出来的。这种轻重缓急以什么界定?谁来界定?用什么样的水平界定轻重缓急?这其实就是一个水平的问题。
分级的合理性,实际上是医疗资源均质化的问题。如果我们大西北和上海的水平差不多,病人何苦跑好几千公里到上海看病呢?你看美国,美国的国土和我们差不多,比我们还大一些,人家的病人就没有从东到西边满世界的跑,还去找黄牛挂号,人家都是在当地看病,这就是人家的均质化。
医疗资源均质化,靠什么?规培。规培非常重要的,保证我们千秋万代所有的病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而且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能得到这样的治疗,这是一个高质量的均质化。所以,无论多少人对规培有意见、抱怨,有人说因为给的生活费不够就推翻它,有的给的关心不够,就推翻它,这都是不对的。那些都是规培制度进行中碰到的一些小的问题,国家要想办法解决,但是执行规培,这个大方向要坚持。
规培谁来管?中国医师协会必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就设在医师协会,CCGME的工作非常重要。国家把住院医规培的具体情况分到各个省里面,30多个省,有550个基地,而且由各省的卫计委管了。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第一个,补助不足人家不干,第二个,学不到东西,人家也不干,如果达到这两条了,我觉得所有的医生都愿意参加规培,因为涨本事啊!
但是,规培已经下到省里面了,怎么办?现在中央一遍遍的到地方巡视,我们建议CCGME,你也要不断的巡视,去督查。这一次要不是说有一些地方,像深圳,去游行了,然后中心办把这个事情反映到卫计委了,卫计委再转给医师协会处理,挂了好几个红牌,这下都老实了。这个工作要常抓不卸的。
10年之后,我们回头想今天我们医师协会所做的工作,所有人都会说棒,说中国医师协会对中国的医疗、医改做了大量的贡献,因为我们保证了这个底子——医生的质量,你才可以保证你的医疗均质化,你才可以解决看病贵、难的问题。
援外医生为我国提高软实力
2013年,习主席访问特多,一个小小的岛国,这个国家的总统希望我们给予神经外科的援助,习主席当时答应3年派100个医生支持他们的神经外科。所以2014年,这个任务就交到我们北京市,北京市组织了4家医院,要组织6家医院,每一个医院派一个分队,去半年。
我们宣武医院是第一批,这个工作非常艰苦,但是做的非常漂亮。在他们那个地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让他们的总统、总理都特别感动,多次邀请我们医疗的队员到他们家去。我们医疗队长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记者感谢医疗队对他们病人的治疗,队长的回答是,是你们政府邀请我们来为你们的人民治病的。这一个金狠狠的贴在他们脸上,把他们的卫生部长高兴的要命,说你太会说话了。这一点恰到好处为两国的外交加了一分。
由此让我想到,实际上我们的医生去做的医疗工作、尤其是外援,是为我们国家的外交起到一软实力的支持的作用。如果按摊派这种粗放的方式很难达到,因为派去的医疗队不够专业,集中不了你的力量。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国家出相应的政策,能把外交部、商务部、卫计委三家会商,摸准成员国的要求,就是精准的援外。
然后就是,希望中国医师协会承担组织这些医疗志愿者队伍的责任。其实援外是商务部管,有钱没有人,卫计委是有人没有钱,而且卫计委只是了解各个医院里面的人,没有办法组织。真正的、最重要的资源在哪里?在我们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370万医生里藏龙卧虎,如果我们面向全国各个专业来招募组织志愿者,比如说到霍勇主任那,10万心血管医生,中间怎么也有百八十人愿意做。就是每个专业提出一些标准,要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职务,自己愿意去做半年的具体的工作,都来报名,我们各个协会都有这样的人。医师协会专门成立一个援外工作委员会,平时培训这些志愿者外交的道理或技巧。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