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最美医生”的标尺:若无选择之自由,则赞美毫无意义
2016/3/28 医脉通

     牺牲只有自愿的,才可以诉诸为伟大。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帅

     浙江乾潭镇中心卫生院的外科主任叶美芳在连续做了两台手术后,靠在手术间的墙上睡着了,她已怀有6个月的身孕,而前一天她已经通宵值了一个夜班。”接下来几天,整个朋友圈都被这组照片刷屏,大家都被这位外科女医生所动容,称之为“最美工作照”。这位医生说:“我们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短缺,值班、手术连轴干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自己由于个人原因怀有身孕,比较容易疲劳。我没想到这些照片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3月25日新华网)

     “累”是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

     媒体眼里,最美医生就是“最累”医生,他们都是加班工作的拼命三郎。前不久央视一项“最美医生”评选。有细心的医者发现,这些候选人几乎都累得“惨不忍睹”。有持续23小时工作,接着还要继续手术,最后直接累趴地上的;有连续16个昼夜守护病人的;还有带着重病上手术台的。于是有人追问,这是在比惨吗?

     累是这个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下班后,一看电脑,我的天,今天看了192个病人,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生唐春平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被电脑里的数据“吓了一跳”。(14年9月26日《现代快报》)当然,这不是极限。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透露,有医生保持着每天看200名患者的纪录,上下午工作时间规定是各4小时,也就是说不喝不拉地连轴转,也只能给每位患者2.4分钟。(14年6月30日《广州日报》

     《医师报》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7.24%的医生表示“曾带病上班”,带病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医生们普遍表示,“值班(或门诊/管理病房)已经安排好了,没有人能够替自己”成为带病上班最主要的原因

     我经常发现有医生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累言累语”,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宣泄,但同样这也意味着一件事情,这种累已经影响到医生的身心健康,带到了他的生活。一个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声音沙哑,周身乏力的人,回到家里已经失去了活动的兴趣,只想倒头补觉。

     在很多关于医改的网络新闻留言里,你还会看见一些医者们动不动就雷霆大怒,充满了攻击性。生活经验告诉我,这或许又是一个刚值完夜班并且心身疲累的家伙!越累,人的心理情绪越容易积累负面情绪,不好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发泄。但只要你给他(她)一个面具,你就会看到一个跳起来的愤怒者。看起来,一切还是累到透支惹的结果!

     若无选择之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在考虑送出这种“最美”的赞誉之前,一个基本前提不应该被忽略,那就是医生们有没有选择的权利?当这种累已经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意味着一种超过负荷的伤害时,医生们能不能对此说“不”?

     换一句话说,如果医生已经失去了这种选择的自由。哪怕自己已经累得、病得直不起身,还要被绑架强迫走上工作台,那这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媒体还要用“最美”的帽子去粉饰太平,对这种不公平结果浓妆艳抹,那么,这种美感必然因此荡然无存。现在看起来,那些亢奋的媒体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在一些报道中,你明明看到,那些累得倒下的医生事后无奈的说,当时我毫无选择!为了病人的安危,只能坚持到底。可是,主旋律的报道已经急功近利的迅速生成,没人对这种“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感兴趣。而一旦那些可怜医者被拔高到一种感动中国的高度,因此成为社会道德楷模,名利皆收,往往很难再走下神坛。你总不能告诉那么多狂热的追捧者说,其实我是被逼的吧?!

     在那个调查中,其实医者们表达得很清楚,不是自己生病不想休息,而是因为太难找到可以顶替自己上班的人手。休息了,你管的病人会同意你的岗位空缺吗?

     这个新闻里,身为孕妇的医生应该得到特殊的照顾,尽量减轻工作负担,因为过度透支对生育健康是不利的要素。但现在却因为基层医护人手的短缺,不得不连着工作30小时。

     如果我们不问不管医护者愿不愿意,就一刀切的给这种行为戴高帽子,那无疑于会掩盖住这背后的问题——比如人手不够?而人手不够往往又是因为医院管理者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一方面把现有的医生往死里用。另一方面,不愿意提供体面的待遇报酬招聘新医生。如果漠视员工利益和劳动法规,医院能够顺利的用医生的苦干死干来掩饰管理的不作为及冷血,那积极的改变就不会发生。为什么现在一些医院陷入儿科荒、急救医生荒?问题恰恰出在这种不人性的管理。

     医院招聘不到足够的人手,把医生被逼迫得带病上班,这种无奈不应该被视作为正常,更不应该被诠释成一种积极正面的现象。

     医院管理者误以为每个医生都有“最美医生”的无限追求和最大潜质,所以毫不客气地对医生的健康及时间豪取强夺,一味要求医生只讲贡献不讲回报。结果就是医者们的落荒而逃,才造成了当下这种大面积的医生荒。以儿科荒最为典型,不是培养的儿科医生数量不够,而是在这种高压身心劳动下,很多医者不堪重负,只能选择无奈的离去。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真的不能逼迫一个人去做众人眼里是伟大的事情,让别人违背内心的去牺牲自己健康。一切的最美,一切的伟大,都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若无选择之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最美背后的另类案例

     在这个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最美医生。但很少有人会去反思,消极的那一面是什么?

     在这里,很有必要分享两个关于最美医生的另类案例。徐志坚是平阳县人民医院一位骨科医生。13年8月21日,台风“潭美”袭来,一辆大巴车途经沈海高速平阳段时翻车,20名伤者被送到他所在的医院。经过连续3天加班,徐志坚救治了伤者,自己却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岗位上。

     意外发生以后,徐志坚被网民称为“最美医生”,先后被评为平阳县劳动模范、年度“感动温州人物”。经过近一年的辗转治疗,他至今未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但当地人社局对其发病情况作出“不予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决定。这意味着,徐志坚不能报销需要个人承担的28万元医疗费,以及每月约5000元的后续康复治疗费。

     采访中,媒体记者忍不住向涉事医院院长发问:“如果当天医生不舒服,或有其他事,能请假缺席吗?”

     该院院长解释,原则上当然是可以请假的,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他也不鼓励员工带病工作,“但我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发布预警时,还从没遇到医生缺席的情况。”

     最后,这位院长加了一句,穿上白大衣后,医生肩上就担负了不可推卸的职责。

     这种案例绝非孤例。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32岁的麻醉医生吴辉过劳猝死后,虽然当时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但吴辉的工伤申请因医院极力撇清责任,导致未被受理,这一处理结果令众多医生极度愤慨。

     这些另类案例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只看到最美的荣耀和光彩,更要看到最美背后的风险与代价。

     在做一个可能影响到自己健康的决定前,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肩膀上的家庭责任,这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我反对的不是牺牲,反对的是那种头脑发热、稀里糊涂、没有主见的盲目牺牲,更反对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专门只鼓励别人去牺牲的坏风气。

     牺牲只有自愿的,才可以诉诸为伟大,希望这个基本的社会常识不被忘却。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留一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