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谁来拯救医生的情绪?
2016/4/26 医脉通

     我反复问自己,二十年的临床工作,难道都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每天要在两种状态下中不停地进行情绪博弈?

     来源:医脉通;作者:暗香盈袖

     我判断她挺不过三天。

     七十多的颅内压,懂点神外常识的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超过15mmhg便是高颅压,76mmhg,还没有见过如此的数值显示在机器屏幕上。头部伤口的缝线处有白色乳状物渗出,那应该是脑浆。一个38岁的女性,遭遇车祸,大脑受损严重,手术也无回天之力。生命的维持是在靠着呼吸机吹气。医生婉转告知她的老公和其他亲人:病人生还的希望基本没有。对,说的是“基本”不是“根本”,这是在照顾家属的情绪,不愿意把话讲得那么绝情。但是现在,家属还是认为只要不宣布死亡就是有一线生机,那么,一线生机都要救!要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机器……事实上只要脱开呼吸机,病人三五分钟就会停止一切生命迹象。

     病人的老公看上去是个憨厚的人,红肿的眼圈是流泪和几个昼夜的守望酿成。他仍旧央求医生救救自己的老婆。试想一番,一个鲜活的亲人突然倒下,人事不省,身上布满各种仪器线路和救治管道,任凭你的呼叫,她都没有丝毫反应,谁能接受这个现实?再看看十几岁的儿子守在母亲床前,一副无助伤痛的模样,我心中一样悲凉。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病人超出我们很多人的预料,心跳和血压的指标依旧坚挺,已经是第十天了,家属问:过了十天了,是不是可以认为她挺过来了,可以活?医生摇摇头。家属再度泪涌。我的心又是一痛,不是为病人,是为家属的悲切。不是死神柔情,不肯带她走,是她灵魂不甘,放不下憨实的老公和未成年的孩子,抗争着、抗争着,不肯离去。

     神外工作数年,这种生生死死的情景见识无数,可我还是无法淡漠心中的同情,甚至总是被这些家属的悲伤情绪感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觉得自己该有强悍的不良情绪的抵抗力,然而事实却相反。每天身临其境地感触着家属的痛苦、悲切、焦虑,我内心一样的不能安宁。

     作为护理人员,如果深陷这种悲切的同情之中,随之带来的是焦躁、烦闷等等不良情绪,工作会受到影响,无法常规的处理事务,尤其是作为病区的管理者。还有好转的病人、康复的病人需要鼓励,需要微笑,然而不能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便不能做好这些工作,更不要说面对琳琳种种的行政事务。我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要用乐观的、积极的、正向的情绪博弈被感染的不良情绪。我去走近康复效果好的病人,他们开心,我随之开心,他们驱走我心中被危重病人家属感染了的悲切、焦躁。但是危重病人的巡查要比其他病人频繁很多,只要我接近抢救室,看见一脸愁云、孤助无望的病人家属,又会被感染,心头就好比压有重石。

     我反复问自己,二十年的临床工作,难道都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每天要在两种状态下中不停地进行情绪博弈?刚刚调整好的理性情绪立即会被感性的情绪颠覆。

     我常常教导护士:没有同情心、悲悯心便不能做好工作,而我自己的问题恰是这两种心态过度,干扰着自己的工作。感性思维的人内心脆弱,我觉得我需要心理支撑、心理疏导,甚至是心理救助,才能让正向的情绪博弈过心头重压带来的不良情绪。

     没有人就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做过研究,再多的医学杂志都没有报道,进行情绪博弈的医护人员一定不是我一个。能否有人也关注一下医护人员的工作相关情绪、心理健康,来引领我们走出一条能善待自己心理的道路,而不用时时挣扎在情绪博弈的路上……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进入“医脉通官网”查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