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套路辣么多,连手术室都不安全了
2016/6/1 医脉通

     医患之间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来源:医脉通;作者:一叶飘零

     最近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一篇文章Sign of the times:be careful what you say in the operating room,告诫各位医务人员注意手术室言行的文章。

     文章介绍到在一次手术术前,麻醉医生对患者可能容易受到压迫的部位进行检查时(主要是防止有尖锐物压迫在身下)发现患者弹力袜下面夹着一个小装置,起初以为是个像U盘的便携式闪存驱动器,但是细细一看,竟然发现装置上赫然印着MIC(麦克)几个字母,而且闪烁的红灯提示设备正在工作。

     对于这种行为,柳叶刀提出三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123

     这些小巧的录音设备个个武艺高强、功能强大,录音时间长,收音距离远,高端设备都能穿墙录音。

     文中最后作者提到一个最近发生在弗吉尼亚的案件,在该案中,患者手机无意间记录了他的医生治疗团队中的不敬言论,以此发起诉讼最后获得了50万美金的赔偿。

     We refer to the recent court case in Virginia, USA, where a patient accidentally recorded on his smart phone derogatory remarks made by his anaesthesiologist and medical-care team while he was anaesthetised for his colonoscopy. The patient was awarded US$500 000 for defamation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关于这类录音设备在医疗圈的危害真的不可小觑:

     1.手术医生也是普通人,长时间术中不可能像一个木头人一样,有时候在进行一下非关键操作时也会说一下题外话,活跃一下气氛,同时也能使得紧张的内心略微获得休息,同时术中碰到一些患者难免想到其他类似患者,在讨论时很可能涉及到其他患者信息,这些在医生眼中本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患者就不这么想,他认为手术全程,医生都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一些例如下列非关键步骤时,医生的神经也不是总是紧绷绷的,也可能说些轻松的话题,缓解一下身心的疲惫,谁也不可能做到一天都紧绷着神经。

    

     2.患者要是以此为证据,证明自己发生了术中知晓的话,发起诉讼的话很有可能获得巨额的赔偿,目前发生在国外的术中知晓案例,无一不是医院败诉、巨额赔偿,最高的赔偿达到了23万美元。

     法院之所以支持患者的诉求,主要是考虑到术中知晓对于患者带来的严重伤害,有知晓存在的病人,特别是有过严重创伤体验的病人,在术后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创伤应激紊乱综合征,表现有焦虑、不安、失眠、重复恶梦或濒死感,这些症状可能很严重,并有一个延缓的发展过程。

     说到这里也真心害怕又衍生出一个医闹新项目。

     此前国内就曾多次报道称有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发生录音或录像的现象,甚至有患者家属使用“魔术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读完这篇文章,不得不说国外患者也有心怀不正的。各位同行,手术室也不是一个禁区,大家一定要谨言慎行,也再次呼吁医患之间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附柳叶刀英文原文链接:Lancet. 2016 Feb 6;387(10018):536. doi: 10.1016/S0140-6736(16)00224-5.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