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伤患者救治细节曝光 30位医生全力以赴!
2016/6/16 医脉通
“有一种不幸叫正中贯通,有一种幸运叫医生还在。”
来源:医脉通;综合齐鲁晚报相关报道
6月15日,朋友圈内被一则消息刷屏,“齐鲁医院成功救治一位贯通伤患者”。据介绍,该患者是从高处坠落,被一根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筋从阴部到头顶贯穿全身。


据齐鲁晚报消息,14日下午六点多,齐鲁医院手术室接到了通知,会有一名贯通伤患者被送到该院手术救治,该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男性。相关医护人员马上开始着手准备,包括手术器械检查、必需的药物等,不少医生刚刚下班回家也被叫回医院准备手术。
手术难度高,历经五个多小时约30位医护人员参与
晚上七点多,该患者被送到了手术室,消防队相关人员也一同进入手术室准备参与救治。由于钢筋在患者体内刚好避开了关键器官和大动脉,患者送到医院的时候神智依然非常清醒,可以和医护人员正常进行语言交流。
医护团队和消防团队共同商讨, 确定了三种手术方案:第一种是将伤者气管切开, 消防队员在伤者颈部用钢筋速断器切断钢筋, 神经外科取头部段钢筋, 再开胸, 向下抽取, 胸腔止血后开腹, 依次向下直至完整取出; 第二种是在颈部使用万向剪切钳切断钢筋,其他步骤相同; 第三种方案是如果颈部切断钢筋不顺利, 就在开腹后, 在腹腔内使用飞轮砂片将钢筋磨断。
具体选哪一种还需进一步谨慎分析和确认。 经过充分准备,晚8点左右, 手术正式开始。 在对伤者进行全身麻醉后,消防队员首先将伤者头部和阴部外露的钢筋截断, 并立即使用截断的钢筋进行术前实验。
结果发现, 使用钢筋速断器切断钢筋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震动, 钢筋在患者颈动脉附近, 可能导致较大损伤; 使用万向剪切钳在剪断过程中钢筋则会有一定角度的弯折, 再加上一些震动, 危险性也比较高; 在考虑腹部磨断钢筋时, 又发现磨断的过程中会有火花出现,而且会有铁屑进入伤者腹腔,危险性也很高。
消防队员做实验时, 医生团队继续进行开颅、切开器官手术。 正在三种方案都因危险较大被否定时, 医生发现钢筋在患者体内处于松动状态,不是完全不能动,经集体协商会诊,决定尝试将钢筋整条抽出。

“抽”出来的钢筋
这种类型的抢救极为少见, 几乎没有前期相同的经验可供借鉴, 因此救治难度非常大。手术过程中,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心外科、普外科、泌尿科、骨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全部出动了骨干人员参与救治,累计30位左右医护人员参与了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输注了6个单位的红细胞、600毫升血浆,药物输液6000毫升。术后,患者被转入了急诊外科ICU病房,目前生命体征稳定。(来源:齐鲁晚报)
网友齐点赞:“神之手”
不少网友将这一罕见贯通伤的救治过程称为 “神之手” ,纷纷向医生致敬, “感觉他们身上都发着光。 ”“无论成败都是英雄。”
网友@罩得住他爸 评论到:有一种不幸叫正中贯通,有一种幸运叫医生还在。
在最近的伤医杀医事件频发的情况下,这条正能量的消息也给医疗界的朋友圈带来一片点赞声。昨天下午小脉发布朋友圈后,短短的几小时的时间收到了90多个赞。

在所有大小灾难事故中,全都有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事故现场施救,危险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感受过他们在危难中救护的人由衷地感慨:“有医生在的地方犹如有天使守护。”
无论多么凶险的病情,医生都会放下一切,全力以赴的救治。
在救人者经常被误解和伤害的时下,医生依然想都没想冲上前去,因为救人是他们的本能。
他们视病人为亲人和父母兄弟,但付出爱心的时候却要战战兢兢。他们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他们的付出经常不被理解,甚至时常对他们暴力相向。
医者仁心,希望偏见能少些,因为这样的正能量场景才是医者常态!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