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正解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消极保护or积极改变?
2016/6/29 医脉通

     中国医患的这种恶性冲突,已经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

     来源:医脉通;记者:刘建欣;摄影:朱建华

     本文整理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岳6月18日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2016年学术年会“医学人文专场”的报告。

    

     王岳

     最近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些悲剧新闻,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中国医患的这种恶性冲突,已经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

     前段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开了一个研讨会。最高院相关领导谈到了广东的杀医血案,一些人就说这个案件是多么的残忍,砍了很多刀。那位领导说,跟进一下,看后续广东省怎么判这个案子。底下的人说,不用了,行凶者已经跳楼了。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一个行凶者在杀医生之前就做好了自杀的准备,法律是否对他还有震慑作用?大家想一想。除非我们恢复“诛九族”(现场笑)……当然你们也笑了,因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经常跟我的研究生说,人类从不怕出问题,人类怕的是遇到问题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胡大一教授的一个观点,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

     信任,是以前维系父权式医患关系唯一的基础。它主要依靠身份产生信任,这个人是医生,自然就有信任。但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你会发现,单靠身份已经不能够或者不足以维系你和病人之间的信任,而你又必须找到一个稳定信任的东西,它被称为——尊重。

     你要足够尊重你的病人,像朋友一样,而不是像爹对儿子那样。所以今天我们的医生见到病人应该问一句“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而不是“哪不舒服?”我们当然也应该介绍自己,基本的尊重带来基本的信任。

     但是在信任之外,一样新的东西产生了。这样东西,我个人认为,它比信任对于稳定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更大,而且越来越大。它被称为——认知共识。就是你必须和你的病人一起就四个专业问题进行分享,以达成高度的认知一致。

     “别看了,看了你也看不懂,签字儿吧!”

     “签哪儿啊?”

     “签什么呀?”

     “我说什么你签什么……”

     现在都不说了,直接照底下一行字抄一遍。没出问题病人皆大欢喜,拎包回家,出点儿问题算医生倒霉,病人开始死缠你不放。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