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规培:每天16小时工作制值得自豪吗?
2016/9/12 医脉通

     (图一)

    

     (图二)

     这两张图片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大概1年前吧,沈阳某家医院科室内的饮水机上那个贴条事件,具体事件如下:某个科室的饮水机上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请规培人员及进修医生到开水间打水,本饮水机仅供本科室内医护人员使用。上述这些事件可以说彻底暴露了目前我国身处“食物链最底层”的规培医生的真实处境,医院对于这些规培人员的使用强度超大,而且不愿意加大对他们的补贴。而在临床技能上,这么高强度的规培真的会提高新入职的医生的基本技能么?真实的情况是:规培医生在外面科室轮转的时候,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可能就是拉钩、补病志的无限循环,最近还有相应的医学自媒体平台爆料,在上级医生不放手的情况下,个别外科医生3年时间连皮都没缝过;对于处于规培轮转状态下的内科医生而言,很可能那几年在外面科室就是干着贴化验单、办出院、写病志的最基础的工作。大部分轮转科室的带教人员,都不会在实际操作中会系统的安排相应的教学,基本都是把“规培人员”当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而且我国目前地级市的规培医院,其整体教学水平令人堪忧,很多到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的地级市规培基地的骨干医师也常常说,自己当年都是野路子出生,现在自己还得恶补相应知识,都不知道如何去教那些刚入学的“规培生”。

     目前来说,急诊、儿科已经出现明显的用医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医疗系统的人把这个完全归罪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政府补贴太少、和医生劳动强度太大。很少有医院的高层领导去反思,自己医院是不是真的把自己的员工当做“家人”一样来看待。要知道,现在这个身处“食物链”最底层的规培人员才是医院真正的未来,他们十年、二十年以后会是医疗界的主力,本来大形势下,从医的人员就有减少的趋势,如果医院在这些新人刚入职的时候就让他们对医院没有一点归属感,使得因为高强度的医院压迫下来的工作和无法补贴的家用的那点可怜工资而被迫转行,最终使得医院、医生来个两败俱伤的结局,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笔者这些年来的感觉就是,行医越来越艰难,而当连医院都不把自己新入职的员工当自己人来看的话,那么医生的未来在哪里,医院的未来在哪里,中国未来的医改方向又在何方?我们可能改变不了政府对于医疗补贴的额度,可能改变不了患者对于医生群体的不信任,但是医院可以改变对规培人员的态度,能够给予他们多一点关爱,而不是把他们单纯的当廉价劳动力来使用,也许我们大家都能挺过目前这个“医疗行业的寒冬”。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