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使馆车辆剐蹭后“扬长而去”,女记者被拖拽受伤,谁来管这事?
2016/6/13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一辆挂美国使馆牌照的车,被曝剐蹭一辆北京普通牌照车辆后“扬长而去”。对方可能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这时候该找谁说理去?

    

     事件经过

     据华商报6月13日报道,6月10日晚间,一位认证为凤凰卫视记者陈琳的微博@我是陈琳 发文称,自己驾车于8日在北京三元东桥被疑似美国使馆的车辆剐蹭,车主试图阻拦欲强行离开的肇事车辆,“被拽出数十米,扑倒在车流中,严重受伤,对方却扬长而去”。

    

    

     据环球时报报道,该报记者11日通过微信跟这位女士进行了简短交流,她表示自己还在养伤,“警察说会调查,我还是尊重正常的程序。”对于其他情况,她并不愿多说。

     环球时报还报道称,记者致函美国使馆询问此事,但尚未得到回复。

     在微博中,受害女士以“外交官在我国土可不守法?”为标题,表示“对方车牌属美国使馆,警察说,恐对方有外交豁免权。”这是该微博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原因之一。

     6月12日凌晨,北京交警部门回应,6月8日18时02分,交管部门接报警,在朝阳区东三环辅路三元东桥下,一辆使馆牌照的小客车与本市一小客车发生剐蹭事故。朝阳交通支队立即派民警赶赴现 场处置,依法受理此事故,并已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目前,交管部门正在依法调查处理中。

    

     案件在12日有了新进展。据上述华商报报道,北京市交管局及朝阳交通支队、东外交通大队派出专门工作小组调查后,事件双方当事人在东外交通大队见面。肇事方是美国驻华使馆一位副武官的夫人,她表示了歉意。经双方协商,肇事人通过保险、直接赔付等方式,对受害方的身体伤害、车辆损失进行适当赔偿。肇事人于12号下午飞离北京,暂返美国,后续保险赔偿等事宜由使馆安全官等工作人员跟进。

     在北京三元东桥的车辆剐蹭事件中,受害人是媒体从业者,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是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

    

     遇到外国使领馆车辆交通肇事,该如何处置?

     新京报6月13日援引一位外交专家的话表示,外交豁免是针对外交官个体,不是针对外交牌照的车辆。如果司机是美国使馆的当地雇员或美籍雇员,而不是外交官,将不享有外交豁免权。如果司机是中国人,同样不享受任何的豁免。

     环球时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领域学者表示,外交人员如果犯罪,驻在国一般是不会对他进行处置的,而是把他引渡回国,接受法律制裁。但这不意味着外交人员就可以在驻在国随意违法犯罪,“以我们以前的驻外经验,我们在国外如果遇到违章情况,照样是需要通过使馆统一缴纳罚款的。就这件事情来说,如果使馆车辆还对中国公民进行拖拽,这就涉及到人身伤害,需要通过外事渠道与使馆进行交涉,一些医疗费用也要由美国使馆来承担。”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表示,一般来说,“外交豁免权”只是限于刑事领域,民事纠纷根本涉及不到“外交豁免权”,应当承担的责任,一定需要承担。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表示,确实存在外交官在驻地国领土上不执行当地法规的情况,“比如交通违章了,却不交罚款,很多国家都出现过。”

     “拥有豁免权并不是说外交官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周世俭表示,如果受到严重损失,受害人可以选择提起诉讼,法院传唤外交官时,对方也应到场。 “如果情节严重,目前约束外国外交官员的方法主要是驱逐出境,这是很严厉的制裁,会影响到两国关系,而被驱逐出境的外交官也会受到自己国家的处罚。”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环球时报、华商报等

     转载请注明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每日经济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