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觉得20亿美元太贵,于是花262亿收购了这家公司
2016/6/14 每日经济新闻

之前就有谣传说我们公司(微软)要加工资。如今购入LinkedIn(领英),我司平均工资一下就被拉高了……我猜中了结局,却没猜中这过程。
——在知道微软将以262亿美元(全部以现金支付)收购全球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这个消息后,知乎网友 grapeot 这样评论。
“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领英中国区CEO沈博阳在13日晚间公开表示。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在今天(14日)上午得到的消息,评级机构穆迪表示,在微软宣布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后,正在评估是否下调微软AAA评级。
穆迪称,若收购全数以债务融资,微软的总负债对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将上升约2倍,为其评级带来压力。
其实LinkedIn在上市之前,就差点卖给微软。可惜当时的谈判,微软在20亿美金的报价前退缩了,没想到如今却要花10倍的价钱买下来。从这个角度看,微软还真不是一般的投资人。

从5亿美元到262亿美元收购背后藏插曲
北京时间6月13日晚,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该笔交易将全部以现金支付。根据协议,微软将为每股LinkedIn股票支付196美元(溢价50%)。

▲数据来源:同花顺
受此影响,LinkedIn股价收盘大涨46.64%,报192.21美元,总市值约257亿美元。微软收盘下跌2.6%,报50.14美元,总市值约3940亿美元。
微软表示,计划发行新债券为此项交易融资,并预计此项交易将使其2017财年剩余时间的每股盈利减少约1%。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
LinkedIn现任CEO杰夫·韦纳(JeffWeiner)将继续领导该公司,并向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汇报。LinkedIn的品牌、文化及独立性也将得到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牵手背后其实还有着不少“插曲”。
据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在LinkedIn于2011年IPO之前的几年,微软曾多次试图收购LinkedIn。微软起初报价5亿美元,虽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未果。而在LinkedIn在IPO之前的数月,微软又曾给出近20亿美元的报价,但当时负责微软战略与合作的副总裁汉克·维吉尔(HankVigil)认为报价太高,最终放弃了收购。
另一方面,LinkedIn的股价在今年2月发布财报后出现了一次较大波动,主要原因在于盈利未达预期,使得其当时股价下跌近41%。
中信建投分析称,考虑到微软一年的经营性现金流恰好为300亿美元,此次收购相当于只消耗了微软不到一年的现金流入。但LinkedIn2月的股价暴跌,预示低频非刚需的招聘需求的客户粘性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因此此次收购溢价只是相当于补偿了2月暴跌的影响。

如今的LinkedIn=1个京东=3.6个诺基亚

▲图片来源:东方IC
尽管中间有过插曲,微软如今仍选择了高价将LinkedIn收入囊中。
"职业社交属于社交大类,Google推过Google+,微软曾经也想进到社交领域也有自己的社交产品,最典型的是MSN,'死'掉了。但是现在综合型的社交有Facebook了,锁定一个细分市场那就是职业社交,目前LinkedIn在业内还比较有名气。"
对于微软堪称执着的收购逻辑,IT独立评论员孙永杰今日(6月14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LinkedIn现在业绩亏损,可职业社交很容易被认为和生产力、办公软件存在逻辑关系,二者结合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接下来微软要考虑,怎么找到与其产品的契合点。
那么262亿美元的价格是什么概念?
参考我们所熟知的国内互联网企业,目前京东的市值是288亿美元,微软的这一收购价格已接近京东的市值。而参考国外近年的科技企业收购案例:
2011年5月,微软85亿美元收购Skype;
2011年8月,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2年4月,Facebook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2013年9月,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2014年2月,Facebook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
腾讯科技做了对比,排除通货膨胀因素,按收购价计算,LinkedIn=26个Instagram=3.6个诺基亚=3.1个Skype=2.1个摩托罗拉移动=1.4个WhatesApp。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市场曾传微软要收购云计算服务厂商Salesforce(注:主要是CRM即客户关系管理服务)。CNBC援引知情人士爆料称,微软当时愿意出价约550亿美元收购Salesforce,但后者坚持要价700亿美元左右,因价格未能达成一致而谈判失败。
对此,孙永杰认为,Salesforce和微软的既有业务存在重合。结合价格、业务范围等因素,相较之下可能是LinkedIn与微软的互补性更大一些。

双方共同的目标:企业服务+优化生产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了解,这也是2014年2月纳德拉出任微软CEO以来,作出的最大一笔收购。而在2015年6月,纳德拉曾宣布微软将调整公司高管团队,意在优化工程架构,顺应公司“移动为先”和“云为先”的战略核心。
“想想看:人如何找工作,提高技能、销售、市场以及完成工作,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需要连接的专业领域尤其需要汇集了专家网络的LinkedIn与Office365的动态网络。”对于这笔收购,纳德拉日前表示,微软需要更大胆地开拓市场重塑生产力和业务流程。
"我们与微软合二为一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强化个人与企业。LinkedIn的使命是为全球每一位劳动者创造经济机会,被微软收购之后,这一使命不会改变,我们仍将把会员的地位放在首位。"他表示,通过使用社交网络驱动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微软生态系统的社交和身份层面,从而扩大LinkedIn的接触和参与感;通过深度整合Lynda.com/LinkedInLearning解决方案和Office以及其他一些最流行的办公生产应用,可以加快实现转变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此外,通过与微软合作创新企业解决方案,比如公司目录、公司信息发布、协作等等,能充分挖掘LinkedIn潜质。

互补价值最大化待考

▲图片来源:东方IC
往乐观了讲,微软几经波折终收LinkedIn,可以看出其对企业服务前景的大为看好。不过,收购后能否把互补价值最大化仍需要时间检验。
与此同时,眼下的微软自己面临着转型考验,而其最新一季财报出现了营收、净利的双降。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留意到,微软截至3月31日的2016财年第三财季的财报显示,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微软营收205.31亿美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37.56亿美元,同比下滑24.7%。
分业务来看,该财季,微软的生产与商业程序部门营收65亿美元,同比增长1%;智能云部门营收61亿美元,同比增长3%;更多个人计算业务部门营收95亿美元,同比增长1%。
聚焦到移动业务,微软的手机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6%的同时,Surface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1%。
孙永杰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分析称,理论上微软通过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可以整合旗下Office365等云应用。不过目前来看,企业服务+职业社交的结合前景还不明朗,跟微软的核心业务关联也并不紧密。
他提到,LinkedIn方面称还是要独立运作,那么未来双方用什么方式向该平台整合、推送微软的产品,包括在这过程中逐渐找到新的商业模式,相关细节都有待敲定。而另一角度,微软自己也做用户推送,二者的用户群有多少是重合的、多少是互补的,甚至用户对整合的接受度如何,或都还要打个问号。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每日经济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