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城市的宜居指数出炉!你想吐槽哪一个?
2016/6/15 每日经济新闻

    

    


     导读: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在宜居的城市里生活,是许多人的梦想。不过,什么是“宜居”呢?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看法。

     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据《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至少十年前,这位张文忠老师就已开始了相关研究,还出版了一本同名的蓝皮书。

    

     而最新《报告》显示,宜居指数位列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中前10名的,从高到低依次是:

     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

     有你生活的城市吗?

     不过,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北京和广州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去年新华网曾报道,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公布的2015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北京在140个城市里前进5位,排到了第69。

     而且,在“全球宜居度改善最大的10个城市”榜单里,北京也占据一席。

    

     ▲图片截自新华网

     两份关于宜居城市的榜单,发布间隔不到一年,为何北京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聪明的你可能想到了,应该是评价标准不太一样。

    

     评价指标:6大维度,未考虑“房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张文忠表示:

     “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而上述《经济学家》的榜单,则是根据社会稳定、医疗、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等30个项目的“相对舒适度评分”结果进行排名。巧合的是,住房承受力也不在考量范围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房价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影响很大,房价对有房者和无房者、对不同年龄和收入群体影响都不一样。

     那么,不考虑房价因素后,排名前五的城市的优势何在呢?《报告》称:

     位居全国第一位的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

     排名第二的昆明市,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

     位居第四的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

     而全国第五位威海市,则是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

    

     ▲6月12日,青岛市海滨出现平流雾美景,海边的楼宇、建筑在雾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图片来源:东方IC

     另据中新网报道,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

     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以下是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1.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2.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3.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4.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最高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5.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6.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环境健康成北京最大短板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一定距离。

     北京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

     说到环境健康,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图片来源:东方IC

     张文忠介绍,其团队在过去十年,曾经先后于2005年、2009年、2013年和2015年对北京的宜居城市指数进行四次调查。结果发现,从2005到2014年环境健康性是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维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报告》在2009年、2013年和2015年三次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健康性要素评价得分在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中均为最低,得分分别为70.01分,58.7分和45.52分,其中后两次调查的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低于60分的基本认可度,表明环境健康性已成为近期北京城市居民公认的短板。

     与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横向比较,2015年北京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比平均低12.71分,排名倒数第一,雾霾污染评价得分最低,仅为31.68分。

     不过,《报告》也强调,不能因为上述因素抹杀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效。

     在宜居城市要素评价方面,与2005年相比,2014年城市安全性增幅最大,增加了1.557倍;

     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和交通便捷性增速也较快,增长比例分别达到63.3%、61.6%;

     自然环境宜人性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增幅却相对较少,增加比例分别为31.13%、20.2%。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华网、中新网等消息

     转载请注明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每日经济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