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最权威的5月楼市数据出炉!这4个城市房价涨幅比一线城市还大
2016/6/18 每日经济新闻

    

     6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数据上看,一线城市房价涨势降温,已现二线“四小龙”城市领涨房价的格局。

    

     ▲图片来源:东方IC

    

     5月房价总体涨势放缓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0个和49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2个;

     涨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别有36个和25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5个和5个;

     涨幅在1%以上的城市分别有15个和13个,分别比上月减少7个和2个。

     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2016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5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称:

     据测算,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3和0.4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环比平均涨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8和0.7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环比平均涨幅都分别比上月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房价总体涨势放缓,一、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收窄。”刘建伟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分析,本轮楼市从2015年5月开始全面上涨,经历12个月的冲高后,从2016年5月开始触顶迹象明显。后续涨幅将持续放缓,不排除在2016年4季度出现部分城市开始下调的可能性。

     对于未来房地产政策,张大伟认为,各地政策也愈加体现“因城施策”的特征,未来政策托底盖帽将成为新常态。

    

    


     热点二线城市继续领涨房价

     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全面取代一线城市,成为房价上涨的先锋。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环比涨幅中,涨幅最大的4个城市分别是厦门、合肥、南京和惠州,分别环比涨幅达5.5%、5.1%、4.1%和3.2%。

     另外,未纳入70城统计范围的苏州房价也涨幅较大。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3月,苏州房价单月涨幅达到5.79%,超过一线城市房价涨幅。

     从与去年同期房价比较来看,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平均涨幅均开始收窄,而二、三线城市同比平均涨幅则在上月基础上继续扩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说:

     厦门、合肥、南京和苏州堪称房价上涨'四小龙'。这几个城市紧邻一线城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较大,加上一线城市购房政策收紧后,资金流向这些热点二线城市,因此出现上述二线城市住宅、土地市场双双大涨行情。

     另外天津、杭州、武汉、福州、无锡、南昌、郑州、宁波、石家庄、济南等城市涨幅单月环比均超过了1%。

    

    


     “地王”被监管部门约谈

    

     ▲2016年6月2日,航拍深圳“地王”,龙华上塘商住地(A816-0060)。该地块位于4号线(龙华线)上塘地铁站旁。中国电建集团和广州方荣房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以82.9亿的高价中标拿下,楼面价高达5.6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楼盘要卖到每平米8.5-9万才有利润。 (图片来源:东方IC)

     进入5月份,房地产投资、销售以及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然而,在楼市降温的同时,上海、深圳等土地市场依然亢奋,甚至高价拿地的“地王”频频出现,其中不乏信达地产、保利、华润这样具有国企、央企背景的房企。

     张大伟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

     几十家房企抢一块地的疯狂场面屡次出现,"三高"(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地块频出,溢价率超过200%甚至300%比比皆是。苏州、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一二线热点城市地王涌现,区域单价地王甚至全市单价地王纪录被频频刷新。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

     有些“地王”出来以后对当地城市房价有一种示范效应,需要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企、国企高价拿地之时,监管层已有所行动。据《华夏时报》报道,继住建部召集开发商座谈之后,国土部也出来喊话为土地市场降温,国资监管部门近日亦“约谈”了相关国企央企。

     严跃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

     目前房企公司债的审核程度会趋严,相关利率也会上升,这都会影响房企再融资的规模和投资的热情。加上监管层要求房企理性拿地,后续出现'地王'现象的可能性会降低。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每日经济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