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弟子规》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是忍
2014/11/26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

     戒杀护生,觉悟人生,吃素是福!

     素食营养师公众平台:sushiyys

     微信、QQ:8468823 QQ群:57207268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第九章 家和万事兴

     忍、忍、忍

     其实经营得好家庭,以至于大的家族,在历朝历代都有做得非常彻底的。比方唐朝张公艺,他九代同堂,那不容易;元朝张闰八代同堂。现在不是八代,现在人,夫妻两个都搞不定,甚至于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还会发脾气。还有明朝郑濂七代同堂,郑濂的家族差不多一千口人住在一起,很和乐,这样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就要我们好好地去感受。唐朝张公艺九代同堂,唐高宗去请教他,你是怎么治家的?其实这个皇帝面对自己家里的事,一个头,两个大。张公艺一句话都没讲,拿了一张纸一直写,拿给唐高宗看,唐高宗一看“忍、忍、忍”, 写了一百个“忍”字。大家学到没有?不能忍的时候怎么办?忍

     真的,忍得住,对方感受到的是我们的德行;忍不住,只是大家在那情绪用事。其实人都有良心,谁有德都感知得到。而且说实在的,《弟子规》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是忍,忍住习性,“父母呼,应勿缓”,忍住什么?忍住傲慢,提起孝敬。“冬则温,夏则凊”,忍住什么?忍住漠不关心,时时提起对父母、对他人的关怀。“置冠服,有定位”,忍住什么?忍住东西乱放的坏习惯,提起的是礼敬诸佛,礼敬一切的物品,那都是诸佛。《弟子规》自始至尾都是忍住我们的行为。忍还忍着说,我不跟你计较,那还不是忍的高度功夫,真正外面都不是问题,是自己的内心问题,忍住自己所有的贪瞋痴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张闰是八代同堂,他们家一起工作,一起纺织,所有的工作是所有的媳妇分担,不计较。有一个孩子哭了,不管是谁的孩子,连想都没想,谁在旁边抱起来就喂奶,无私的心。还在那里分这个我儿子,那个不是我儿子,教给下一代什么?私情、分别心。不管谁的孩子都抱起来,所有下一代都是我的孩子,你看看这个和乐融融,家族不兴都难。做得更彻底的,自己的孩子吃亏,家族里的孩子全心全意帮他。真吃亏了吗?

     你看范仲淹先生真是以家族为重,因为他了解。他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告诫他最亲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他说我今天能有这么显贵的发展,都是祖宗积德百年千年到我身上发出来了。范仲淹先生最精通的一本经典是《易经》,他太清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感 恩 辞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