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前的福报是前生修的,四十岁后的是此生造的
2015/4/4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戒杀护生,觉悟人生,吃素是福!素食营养师公众平台:sushiyys微信、QQ:876508260 QQ群:57207268

     没有恭敬、赞叹的心态,一天磕一千个大头也不能得到佛法

     “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

     对佛、对老师尊敬、赞叹、供养。佛法是师道,什么样的心态能够得到佛法?这里教给我们,供养、恭敬、赞叹,用这样的心态,你才能够得到佛法。那么我们现在学佛多少年得不到,真的没有得到,想想学佛跟没有学佛之前有没有两样?没有两样,完全没得到。这什么原因?没有恭敬心。虽然礼拜、磕头,一天磕一千个大头,没有恭敬心、没有赞叹,还有批评,这样的心态,诸佛如来亲自教他,他也得不到。为什么?印光大师说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要想真正得多少,要问自己,不要问别人,根本不在外面,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所以好的老师教学生,他对每一个学生能领悟多少、得到多少,心里清清楚楚。老师一音而说法,这一班上同学,大家都在一起上课,没有特别教导,每一个学生所得到的不一样。

     用佛法做胎教胎儿接收的是三业清净

     前天我们参观一个学校,遇到学校里上音乐课,你看二十多个同学,围绕在一张长桌子上,老师用的是手风琴。手风琴现在是古董了,很少看见了,我看他们教室里有三台手风琴。有三台,老师用一台,另外放在桌子上有两台,现在一般学校用钢琴了,没有用这个东西的,这什么时候?我们跟日本人打战的时候,抗战期间,学校里音乐教室用风琴,没有钢琴。但是我们学校用的是脚踏板的,不是用手拉的,它这个是用手拉的。手拉的更方便;脚踏的像一张小桌子一样,要摆在地上。所以我看到学校的设备,就想起我们在抗战期间,就是这个样子的,仿佛回到七十年前。那他们的教室,这个建筑是适合这个地方的需要。因为这个地方没有春夏秋冬,只有一季——长夏,所以它只有雨季跟干季,只有两个季节。所以教室对面开窗,窗口很大,通风,空气好,这个教室的设计是特别适合于这个地区的。学生非常朴实、整齐、干净,有秩序,不乱,这是我们看到的好处。学生言行举止有礼貌,对待这些访客来看的时候都是满面笑容,能够看到这学生生活很快乐。老师教得挺认真,负责、尽责,这是让我们感触到的。我们听老师的报告,知道他们这里有胎教,胎教虽然不像中国古书里面所记载的,太姙怀孕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不好看的东西眼睛不看;“耳不听淫声”,不应该听到的音声,不听;“口不出傲言”,言语柔和、不傲慢。这就是说母亲怀孕他的时候,这十个月当中非常谨慎小心,身、口、意要清静,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三业清静,这个小孩秉受的是母亲的正气。婴儿出生后一千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扎根教育

     胎教,生出来之后,这个小孩端庄,端正庄严,很好教。要继续帮助他三年,三年当中,就是一千天,不能让小孩看的,不要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母亲把这个关。让他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的,这一千天善根就种下去了。所以中国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三岁培养的这个根,培养得好,他八十岁都不会改变。他将来遇到不善的,他不接触,他养成这个习气。善良的,他接触;不善的,他不接触。他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母亲的工作,母亲把这个基础把他培养出来了。以后再往上提升,建筑高楼大厦,基础厚,它不会出问题、不会倒塌。这个基础是圣贤的基础,是做佛、做菩萨的基础,你看它多厚!能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在这个世间当然是好人,这个人不可能作恶,不可能有不善的行为,不可能!那么这些是母亲给他的。

     斯里兰卡做母亲的人,还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怀孕期间念佛、诵经、拜佛,求胎儿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也是胎教。我们细心去观察,她比文王母亲还要高明,文王母亲没有得到三宝加持,这就是学佛跟不学佛的不一样。不学佛的能达到圣贤;学佛的人能达到佛菩萨。

     四十岁之前的福报是过去生的,四十岁后的是此生造的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民风淳朴、厚道、老实,生活水平不高,但是人的生活快乐,快乐就是幸福的人生。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财富, 生活得不快乐,这样的人很多。那么他这生的财富,死了以后一文带不去,来生非常渺茫。一生的福报享尽了,那看他这一生造的业,业报身;这一生所享受的财富,过去生中造的;来生是怎么个状况,那是今生造的。古人说得很清楚,四十岁以前的福报,全是过去生的;四十岁以后的,这一生所造的起作用。如果只懂得享福,不知道造福,福报很容易享尽。享尽了怎么办?!古今中外这个例子太多了,中年发福,事业辉煌的成就,晚年公司倒闭了、负债了,很多!这就是过去生中修的福报,这一生没有在这个基础上,把它发扬光大。他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晓得享福、作威作福,这福报很快享掉了。享掉,这一生没有修,所以晚年的生活就很艰难,甚至于寿命都折了,五六十岁就走了,很多、很多。五六十岁走的,在我们想,他还有寿命,他这个寿命是亏折了,他本不应该那么早走。

     那么真正知道积德修福的人,寿命纵然短,会延长。《了凡四训》里头讲得很明白,了凡先生的寿命五十三岁,他七十四岁走的",延长二十一年,这是修福积德所致的。这些例子?全都在眼前,只要我们冷静、细心观察,你统统看得到。三世因果不离当下,诸佛菩萨也都在面前。所以供养、恭敬、赞叹,后头这一句偈子很好,“无有分別心”。

     功德跟福德的差别,“事”是一样的,“念头”不一样

     修福不着相,这是功德;如果着相,是福德。在中国古代,在佛门里修福最大的是梁武帝,替佛教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建立道场有四百八十个,帮助学佛的人出家,成为沙弥、成为比丘,十几万人。他着相,所以说是福德,不是功德。达摩祖师那个时候到中国来,跟梁武帝见了面,梁武帝夸耀他为佛教做这么多好事,向达摩祖师求一个印证,“我做这么多事情,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告诉他“并无功德”。这一句话把他说恼火了,马上下令“送客”,把他送走了,也不问青红皂白,这个是梁武帝修养上差了一点。应该要继续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要问哪!不问就把人送走了。可是走了之后也后悔,应该要问一问,怎么没有问。那时是傲慢心太重,没有冷静想一想,马上就送客;要让他讲清楚、讲明白了再送客不迟,你看这修养上就差这一层。

     我们要记住,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形怎么办?火冒三丈,非常不高兴,尤其在这个地位上,是一国的国君,这个和尚太放肆了,应当要向他请教为什么没功德。你有分别、有执着,变成人天福报,功德变成福德,你的果报,大福报,一定是享天福,你现在是人间王,将来你会做天王这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做了之后,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心地清静、若无其事,这个力量帮助你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那叫功德。功德跟福德有差别的,“事”是一样的,“念头”不一样。

     所以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脾气一发,叫“火烧功德林”,把你所修的功德全烧光了。所以要问功德之事,那要问你几时没发脾气了,发脾气之前的统烧光了,从你没有发脾气那天算起。如果早晨发了一顿脾气,你功德全没有了;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发脾气,你一生的功德完了。

     感 恩 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