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师的望诊的初步知识
2015/5/22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

     戒杀护生,觉悟人生,吃素是福!

     素食营养师公众平台:sushiyys

     微信:876508260 QQ:8468823

     QQ群:57207268

     望诊是根据病人的神、色、形、态及其它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的变化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祖国医学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外部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通过望诊,有利于诊断机体的病变。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神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是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音气息诸方面表现出来的。对推断病情的轻重及疾病的预后很有意义。

     1、有神病员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音清楚,动作协调,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尚可,病情轻,易治愈。

     2、失神在病变过程中,病人两眼目光晦暗,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呼吸气微,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佳。

     3、假神常见于久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如原来不多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声音洪亮;原来神志不清,突然转清;原来面色晦暗,忽然转为两颧发红,如妆者,均为阴阳将离绝的虚假表现,俗称"回光返照"。表示病情恶化,应当特别注意。

     二、望色

     望色一般是望面部(其它部位也应顾及)皮肤的颜色和光泽。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反映。我国人的正常肤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病时皮肤发生的色泽变化,为“病色”。一般而论,如鲜明荣润的,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故病易治,预后好;面色晦暗,枯槁的,说明病情深重,精气受损,预后不佳。

     1、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凡阳气虚弱,血行无力,耗气失血,气血不充,则色面多白,当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阴寒凝滞,经脉蜷急所致。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

     2、黄色主虚证,湿证。多为脾虚,湿蕴之象,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充,皮肤缺少滋养,多见黄色,所以黄色主虚主湿。如面目身俱黄为黄疸,其中黄色鲜明为阳黄,属于湿热;黄而晦暗为阴黄,属寒湿。

     3、赤色主热证。热盛使血液充盈于脉络而见面色红。满面通红多为脏腑阳盛的实热证。颧部潮红多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青为寒凝气滞,经脉被阻的气色。寒主收引,寒盛留于经脉,经豚拘紧不畅,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使面色发青,甚至可见青紫色。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剧烈时可见面色苍白而青;心气不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可见面色青暗;口唇青紫,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周围较为明显,为惊风的先兆。

     5、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黑是阴寒水盛的病色,多为肾阳的虚衰所致。阳虚内寒,经脉挛急,血行不畅,面见黑色。肾虚水泛的水饮病,可见眼眶色黑,慢性长期疾病肾精久耗,多见面黑而干焦。

     三、望形态

     望形态是观察病人与疾病有关的形体的强弱、胖瘦及动静姿态体位的变化。

     1、望形体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机体外形的强弱与五脏功能的盛衰是相关的。五脏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形体肥胖,肤白肌软,为"形盛气衰",多是阳气不足之证。形瘦色苍,胸窄肌削,肤燥失养,多是阴血不足之症。

     2、望动态疾病的不同,表现的姿态体位也不相同。从总的而论"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证。如病人卧时仰面伸足,烦燥多语,常揭去衣被,面常向外,多属阳热实证。卧时蛾缩,静而少语,喜加衣被,面常向里,多属阴、寒、虚证。咳嗽气喘,坐而仰首,多是痰涎塞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者,气短懒言,不足以息,多属肺虚或肾不纳气。眼睑、口唇或手足不时颤动,见于急性热病,多为动风发痉的先兆。虚损久病,多见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四肢抽搐,多见于风病,如痛证、破伤风、急慢惊风等。口噤,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于痉病。四肢软弱无力,不能持物及行动不灵便是揍证。

     “佛缘”微信平台 ID:fy9486

    感 恩 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