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怎么教孩子的? 现代孩子太需要了!
2016/1/4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

     戒杀护生,觉悟人生,吃素是福!

     素食营养师公众平台:sushiyys

     微信:876508260 QQ:8468823

     QQ群:57207268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且具体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时代,原来仍然有其参考价值。

     【诸葛亮给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电脑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生命 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 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

     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简沟通吗?

     【相关阅读】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从小聪明颖慧,是一个早熟的人才。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军旅中写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下引同)表现出对其子成长的期望和担心。他17岁时便娶了蜀国的公主为妻。为此,蜀国授给他以骑都尉的官职。这是一种比将军略低的武官。第二年,他又被升为羽林中郎将,负责护卫皇宫。以后,他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当时,由于蜀国人不忘旧德,十分怀念诸葛亮,便也爱惜诸葛瞻的品德情操以及才华,凡是有了成绩,都归功于他,说是他建议倡导的。实际上,他是借了父亲诸葛亮的余荫,只不过是一种美名虚誉而已。

     蜀后主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将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今甘肃文县南)小路入川,诸葛瞻率领诸路军马至涪(今四川绵阳东)停驻,其先头部队被魏军打败,他只好退军驻守绵竹。此时,邓艾又遣使送信给他,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看了信件以后大怒,斩了邓艾派去的使者,接着,率兵迎战魏军,战败,死于沙场。终年37岁。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使他品学兼优。他死得十分壮烈,实践了儒家“文死谏,武死战”的格言,成就为一个忠烈人物。诸葛亮对他的早年教育,如《诫子书》,对他的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诸葛亮治国督军的才能,自然也影响到他,特别是诸葛亮被政治天才和军事天才所掩盖了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对他也颇有影响。诸葛瞻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上均有一定造诣,是三国时代屈指可数的人才。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与诸葛瞻一起战死于沙场;次子诸葛京,于264年迁居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感 恩 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