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 |雨水养生全攻略
2016/2/19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

     素食营养师

     戒杀护生,觉悟人生,吃素是福!

     素食营养师公众平台:sushiyys

     微信:876508260 QQ:8468823

     QQ群:57207268

     雨水节气

    

     雨水时节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渐渐北上,气温回暖,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大地回春。又正值年节尾声,除元宵灯会共赏喜乐外,你可知道还有“拉保保”、“补天穿”这些有趣的地方民俗吗?雨水期间湿寒加重,仍要注意保暖,宜喝粥养脾胃,食果蔬甘味。

     所谓“春雨贵如油”,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雨量仍处于全年较低水平,加上气温回升,有风天多,容易干燥。而江淮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呈现早春气象,气温变化幅度加大。此时华南已是春意盎然,雨量较多,但气温高蒸发快,南部降水较少时可能出现春旱。

     雨水习俗

    

     ▲ 八九雁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属木,木生于水,故立春之后继之雨水。” 在“数九天”(也称九九歌,自冬至起每9天为一个单位,据说过了九九八十一日,即至春天)中,雨水对应的是“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这句,正描述了冰河解冻、大雁北归的冬春过渡时景。

    

     ▲ 初候獭祭鱼

     古时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年24节气共72候,每候对应一个自然现象。雨水三候为“初候獭祭鱼”,水獭捕杀河鱼后,将其堆在岸边,待数量充足时才上岸饱餐一顿,如同先祭后食;”二候候雁北”,北方回暖,南部过冬的大雁们开始结群回迁;”三候草木萌动”,草木吮饮春之露泽,抽吐新芽,桃李含苞,樱桃欲绽,萌态可掬。

     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习俗要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各地还有舞龙灯、斗狮子、扭秧歌、跑旱船等娱乐活动,街头喧闹非常。

     据传古时玉皇大帝因宠爱的天鹅被凡间猎人射伤而大怒,欲遣神将天兵在正月十五下凡,放火大烧人间,不留活口。一位仙人心慈不忍,冒险相救,告诉人们当天晚上家家户户要点灯照火,后向玉皇大帝禀报称民间已烧成一片,无需天将动手。玉帝看人间火光冲天,信以为然,这才让凡人躲过一场劫难。自此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流传至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 女娲补天

     在四川部分地区,正月十六“保保节”这天,年轻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去拜干爹,称“拉保保”,图佑子女平安成长。相中合适的人后行跪拜礼,将事先备好的小童帽戴在对方头上,以“干亲家”相称,饮酒祝愿。

     天穿节,是汉族客家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在正月二十这天要将系了红线的煎饼扔到屋顶,寓意“补天穿”,祈求雨水之日,屋无穿漏,风调雨顺,农耕顺利。

     雨水养生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雨水时节,还要防治“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雨水饮食

    

     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春季肝旺而脾弱,故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虽气温回暖,但皮肤腠理有所疏松,且早晚湿气加重,易感风寒,所以讲究“春捂”,特别是肩颈、背部和足部的保暖,防止肩周炎和颈椎病的发作。需警惕“倒春寒”,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血压易升高,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哮喘等疾病。雨水时节的气候多变也会影响关节组织的伸缩,引发关节酸痛,可适当按摩患处,促进血液循环。

    

     感 恩 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