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春捂秋冻,捂出分寸,健康永伴
2016/2/29 北京恒安中医院

     由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较大,这时候更不能过早脱掉棉衣了。所以更需要春捂了,那么春捂要多久呢?春季该如何养生?

     初春为什么要春捂

     “春捂秋冻”,即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预防倒春寒。北京恒安中医院专家表示,初春气温有所回升,万物复苏的同时,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也在繁衍,春季干燥易造成传播。冬季气温低,人体的毛孔闭塞,倘若初春时过快减少衣物,容易受凉感冒生病,比如呼吸道疾病(咳嗽咳痰、气管支气管、肺炎等)多见,且初春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穿着宜偏暖些。对调节能力较差的孩子、老人或体质较弱者来说,应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添减衣服。

    

     专家介绍称,老年人本身体质弱,且慢性病较多,体内产热本领较低,且循环系统已不像年轻人那样正常,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因此立春以后,老年人仍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外出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正规持续用药。

     儿童防御能力差,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抵抗能力较低,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防受凉感冒。另外一些年轻姑娘由于爱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和靴子,这样对身体都是不利的。

    

     春捂持续多久?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捂有哪些标准?

     首先看温度。减少衣物要和环境温度相一致,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减少点衣服。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哪些部位最该“捂”

     “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的保暖。“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