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学堂】防治骨科疾病,水里比地上好!
2016/4/10 北京恒安中医院

爬山、走楼梯、跑步、长距离行走等,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健康的运动方式,实际上,这些运动都是在膝关节持续负重下完成的,反而不利于骨关节的健康。
夏天来临,关于骨关节疾病的防治措施,骨科医生纷纷都提倡一项运动——游泳。
游泳时,人的身体漂浮在水中,关节不承受体重,所受负荷最小,游泳动作(如蛙泳)又能保证关节的活动,并锻炼肌肉力量,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一、这些骨病患者,最适合游泳
1腰突患者
(1)降低椎间盘所承受压力
游泳时,人体脊柱由原来直立状态改为水平位,由于脊柱负担减少,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随之降低。
(2)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水温的刺激,会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腰椎部血液供应。
(3)对腰背肌肉有按摩作用
游泳时,人体由于水的浮力托起,全身关节几乎处于不负重状态,游泳时产生的波浪,对腰背部肌肉也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4)锻炼腰背肌肉
游泳动作需凭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协调完成,腰背部肌肉松弛交替有规律地进行,能使腰背肌肉力量得到很好的锻炼。
2关节炎患者
(1)按摩关节
游泳时,水会对人体关节产生一种机械应力,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僵硬的关节得到放松。
(2)消退炎症
游泳时,各个关节不必像平时一样不停地连续用力,关节所受冲击力比陆上运动小很多。各个关节均能获得放松和休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功能的康复。
(3)改善关节功能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水的浮力能帮助人在减少重力的情况下活动关节,可舒缓关节发炎及疼痛,并加速关节损伤的修复,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改善。
3颈椎病患者
(1)活动颈部肌肉
无论是正规的四种姿势,还是民间的“狗刨”,都以上肢发力作为主要推进源,上肢运动通过肩带传导到肩部关节和肌肉,可以活动颈部肌肉。
(2)改善颈椎不适
颈椎以及往下的脊椎是人体的中轴,颈椎周围拥有强有力的肌肉,如背后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偏前面的胸锁乳突肌、偏侧面的斜角肌等,它们都附着在锁骨、肩胛骨、肋骨上面,而肩关节也依附在上述骨头上,形成复合性关节。游泳时,上肢不断地动作,能将这些关节和肌肉充分活动开,由此改善颈椎的不适状态。
(3)按摩颈部,活血化僵
颈椎病患者大多有肌肉僵硬的现象。尤其是夏天,当空调风直吹颈部,或晚上睡觉枕头高度、大小、软硬程度不宜时,往往会加重症状。而在水里游泳,水的压力和温度等特性,可以对僵硬的肌肉起到按摩作用,活血化僵,从而缓解颈椎的不适。
二、游泳好处多
1改善肌肉质量
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则肌肉组织丢失越快。
肌肉组织的丢失,一方面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减缓,脂肪比例增加。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相比其它运动,能够动员更多的肌肉参与代谢供能,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特别是躯干,肩带和上肢肌肉。
2提高关节灵活性
游泳动作大多是四肢的动作,关节的灵活性,尤其是肩、膝、踝等关节的灵活性,对动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水中游泳需克服较大阻力,长期游泳,能够关节灵活性得到提高。
三、合理选择游泳姿势
1蛙泳
蛙泳主要靠腰腹及腿部发力,蛙泳换气时需要肩背部用力,肩背部的肌肉得到锻炼,所以,腰腿痛及颈椎病患者适宜蛙泳。
由于蛙泳的腿部动作主要由向内夹水和向外蹬水两部分来完成,这样将加重膝关节韧带的负担及膝关节的摩擦。所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尽量避免蛙泳。
2蝶泳
蝶泳主要靠腰腹部及双上肢发力,动作幅度较大,长时间进行蝶泳,容易因肩膀使用过度,而造成肩部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也就是“游泳肩”。
长时间的蝶泳,因腰椎的椎板长时间受力,而易引起压缩性骨折。
专家建议,有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宜进行蝶泳。
3仰泳
仰泳主要依靠腰腹部发力保持躯干平衡,肩反复旋转划水以及双腿交替上下打水来完成主要动作。
由于仰泳时颈部属于后仰姿势,颈椎小关节得到锻炼,所以颈椎病患者比较适宜进行仰泳。但动作不宜太剧烈,姿势不需太专业,力度尽量轻柔,因为仰泳对肩部动作及双腿打水的动作要求很高,用力过猛,可能导致“游泳肩”、“游泳踝”等运动损伤疾病。
专家建议:
1、下水前的热身运动必不可少,每次热身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若以康复治疗为目的,每周游泳次数不宜超过3次,每次不宜超过60分钟,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运动损伤。
3、腰腿痛、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不宜游泳,需在恢复期才可进行,并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游泳姿势,制定适合的运动量及运动周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