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贴士】乍暖还寒,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2016/4/15 北京恒安中医院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分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纯型(多发于冬季),二是喘息型(多发于春季),除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症状,并经常伴有或多次出现哮鸣音。早期症状轻微,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北京恒安中医院中医专家赵忠印提醒广大患者,春季是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高发期,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在春季发病。为了缓解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病人的家庭护理很重要。

    

     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春暖花开,柳絮漫天飞,对于花粉过敏者应避免到花粉多的地方去,减少外出,出门时候应带口罩或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过敏药物。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房间内每天定时通风换气

     合理作息,避免熬夜

     考虑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以形成肺气肿的,发作时可以口服酮替芬、舒喘灵或提前两周应用喘康速等。

     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家庭氧疗 。

     赵主任提醒,特别是老年病人如果感冒后导致慢支急性发作应及时到医院给予抗炎,平喘等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易于冬春之季发作,只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衣、食、住、行四方面做好,相信也能做到“病安从来”。

     1、住——虚邪贼气,避之有时:春天病毒、细菌等繁殖迅速,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春季,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增加湿度,防止受凉感冒诱发感染。

     2、食——宜少酸多甘:初春阳气初发,要做到合理调摄饮食,注意饮食保健。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可助春阳。辛甘食物如葱,生姜,枣,花生,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3、衣——春捂秋凉:春季是一年中冷暖空气交会最多的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由于春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经过一个冬季,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所以老年人春天更应注意防寒保暖,留意天气预报,早晚加衣,减少洗浴的次数及时间,以防着凉。

     4、行 ——注意情志及运动调养:肝气的疏导在于运动的疏泻及情志的调理。古人提倡春日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其中的“缓行”即是小运动量的锻炼,并保持 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赵忠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预约赵教授 请点击左下方 阅读原文)

     先后在北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并带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四十多年。曾任大内科业务主任,兼职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百名中医专家特邀门诊。先后为刘伯承、陈毅、陆定一、吴玉璋等老一辈革命家治病和保健,并受胡耀邦同志接见和好评,在中医科研上,获卫生部二级成果奖。在四十多年临床工作中,在国内一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内科诊断治疗学》《心脑血管急症治疗学》《老年糖尿病防治》《常见肿瘤防治》《家庭医疗全书》等十四部部医学著作。医学功底深厚扎实,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治疗内儿科,呼吸病(发热、咳嗽、上感、肺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胃肠疾病、以及各种疼痛、常见妇科疾病及常见如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斑秃等皮科疾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