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借助"洪荒之力"多游泳!
2016/8/11 北京恒安中医院

北京恒安中医院骨科门诊医生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结束仅仅是康复治疗的开始,由于手术摘除椎间盘后,脊柱负重能力有点影响,运动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术后要做康复运动,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脊柱的负重能力。如果不做康复运动,大部分病人的肌肉容易出现萎缩,脊椎不稳定。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运动是很有必要的,为了逐渐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稳定性,晏怡主任推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三个月患者不防多游泳。
泳姿的选择
在游泳四种主要姿势(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中,蛙泳为首选,因为蛙泳是模仿青蛙动作的一种姿势,在水中,它要求身体呈俯卧姿势,两肩需与水平行,两腿同时在同一水面上弯曲,向外翻脚及左右腿动作,两手从水底下收回,并且在游径中,身体需呈较好的流线型姿势,充分发挥手臂和腿臂的推进作用,划水时仰头呼气,伸手臂时低头吐气,这些动作的完成都较温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都能达到上述的疗效作用。
1
蝶泳
蝶泳时身体姿势呈波浪式摆动,两臂同时向后划水并经水面上向前移臂(两臂移臂使身体减少了较大的浸水面积;两臂同时向后使重心后移加重了腿部负担),这一动作特点决定了蝶泳节奏性强,体力消耗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根据自身体力状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

2
自由泳
自由泳时身体俯卧保持良好流线姿势,当速度快时肩背浮出水面,两肩配合划水交替滚动,两腿交替打水。手臂动作是爬泳主要动力来源,手入水后勾手提肘以高肘姿势在躯干反复转动配合下沿身体下面成S形曲线向后划水,两手相继出水后经空中向前摆臂,形成一个连贯的加速过程。由于自由泳游速快、出发要求起动快、前冲有力、滑行短并尽快浮出水面等特点,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暂不推荐。
3
仰泳
仰泳时身体要想不沉水,需要尽量提高身体重心,也就是腰部要尽量靠近水面一点,显然会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也暂不推荐。
游泳的好处
No.1:游泳时,人体的姿势与在陆地上不一样,人体脊柱由原来直立状态改为水平,由于脊柱负担大大减少,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也随之降低,所以,这种运动模式是最安全,最值得推荐。
No.2:在水中由于身体处于水平姿势,水温的刺激会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改善腰椎部氧气和养分的供应,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No.3:游泳时人体由于水的浮力托起,全身关节几乎处于不负重状态,游泳时产生的波浪对腰背部肌肉也有一定的按摩作用,相当于“水疗”。
No.4:游泳时,需凭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协调完成,腰背部肌肉松弛交替有规律地进行,腰背肌肉力量得到很好锻炼。
游泳运动的规则
每星期2-3次,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运动量由少到多,遵循循序渐进,以不要太累为原则,坚持6-12个月,一定会有效果。
此外,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前有众多担忧,如担心是否损伤神经或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有效缓解,但是,目前在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满意度在85-90%,大医院的满意度会更高些。但是,对于有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的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须考虑综合的康复治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