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丨哪些骨病患者,最适合游泳
2016/9/5 北京恒安中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可以降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游泳时,人体脊柱由原来直立状态改为水平状态,脊柱负担减轻,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也会降低。

     (2)改善血液循环

     因为水温的刺激,促使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改善腰椎部血液供应。

     (3)对腰背肌肉有按摩作用

     游泳时,水会对人体关节产生一种机械应力,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4)锻炼腰背肌肉

     游泳动作需凭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协调完成,腰背部肌肉松弛交替有规律地进行,能使腰背肌肉力量得到很好的锻炼。

    

     关节疼痛的患者

     (1)放松关节

     游泳时,人体被水的浮力托起,关节不必像平时一样不停地连续用力,全身关节可以不负重,使僵硬的关节得到放松,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功能的康复。

     (2)改善关节功能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水的浮力能帮助人在减少重力的情况下活动关节,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改善。

     (3)提高关节灵活性

     游泳动作大多是四肢的动作,在水中游泳需要克服较大阻力,长期坚持游泳,对提高肩、膝、踝等关节的灵活性很有益处。

    

     颈椎病患者

     颈椎周围拥有强有力的肌肉,如背后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偏前面的胸锁乳突肌、偏侧面的斜角肌等,它们都附着在锁骨、肩胛骨、肋骨上面。

     颈椎病患者大多有肌肉僵硬的现象。尤其是夏天,当空调风直吹颈部,或晚上睡觉枕头高度、大小、软硬程度不宜时,往往会加重症状。

     游泳时,上肢不断地动作,能将这些关节和肌肉充分活动开,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

     注意事项

     1、每次热身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每周游泳次数不宜超过3次,每次不宜超过60分钟,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运动损伤。

     3、腰腿痛、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不宜游泳,需在恢复期才可进行,并且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游泳姿势,制定适合的运动量及运动周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