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南昌超4万儿童患性早熟!江西家长注意,可能就是因为你做了这件事……
2016/5/8 江西日报

    

     每天早上一杯蜂蜜水,6岁女童喝出性早熟?日前,这条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天呐!6岁儿童竟然“性早熟”!!!不敢信呐~

    

     别以为这事儿离你很遥远,据相关报道,南昌竟然有超4万儿童性早熟!!!医院最高日门诊量曾一度达到近 700 人次较10年前翻了 10 倍!!!

     门诊平均一天看300 多例性早熟 女孩占多数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上午 9 点,江西省儿童医院门诊二楼 17 号内分泌专家门诊室内早已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孩子。

    

     案例:

     今年 9 岁半的婷婷是班里的文艺委员,穿着白色跳芭蕾裙练习芭蕾是她放学后最开心的一件事。可就在一年前,婷婷的妈妈张女士发现小姑娘开始变得不爱去上芭蕾课,就连平时爱不释手的芭蕾舞裙也不愿再穿。

     “ 她跟我说一起跳舞的同学都笑话她‘胸大’,我这才意识到她很有可能是提前发育了。”后来婷婷被带到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医生诊断为性早熟。

     专家说:

     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利表示,“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 8 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 10 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 10 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性早熟。”去年全年该院内分泌科病人为 8 万,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性早熟病患,门诊平均一天看 300 多例性早熟,且女孩占绝大多数。

     南昌性早熟儿童较10年前翻 10 倍

    

     据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杨利介绍,以前接诊性早熟的儿童并不多,一天最多几十例,只需要一个专家坐诊就可以满足坐诊需求,而现在4 个专家同时坐诊都忙不过来。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医院的内分泌门诊就诊量就会出现 " 井喷式 " 增长,最高日门诊量曾一度达到近700 人次,与10年前相比翻了整整 10 倍。该院内分泌门诊量正在以 30% 增长率逐年递增。

     环境、化学污染及光源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环境污染也与儿童性早熟相关,化肥、农药里的有关物质渗透到土壤和空气里,儿童的皮肤又特别柔嫩,较成人更易吸收这些物质,从而引发性早熟。电池、塑料也有会对儿童性发育产生影响的物质。因此,杨利提醒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和使用塑料餐具、电池等相关物品,也不要让孩子开灯睡觉,光源也会对孩子的性发育产生影响

     每天一杯蜂蜜水 6岁女童喝出性早熟?

     日前,有报道称,听说多喝蜂蜜水能改善体质,林女士天天给女儿准备蜂蜜水,还加入了“滋补圣品”蜂王浆。结果6岁女儿的双侧乳房居然提前发育成“小馒头”。到医院一查,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医生说这与林女士天天给女儿喝蜂蜜水有关。

    

     预防孩子性早熟忌吃6种食物1家禽脖子

     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2反季节的水果

    

     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等,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也必须避免给孩子食用。

     3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

    

     这些口服液有相当部分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

     4油炸类食品

    

     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5不当的煲汤

    

     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其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析出通过进餐进入人体,因此,给孩子喝的汤要少放动物内脏。

     6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

     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婴幼儿可能没问题,但是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综合江西晨报、网络等

     整合、编辑:钟珊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江西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