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一个献血10万毫升,一个捐爱女器官救6人!两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感天动地!
2016/5/10 江西日报

    

     她,连续18年无偿献血154次,共计10万余毫升,相当于健康成人全身血量的20多倍;她,收入微薄却扶贫助困,做义工多年;她,是江西因无偿献血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第一人……她叫章桂仙

     为圆生子梦,她四处求医,花费10万元,终于喜得千金;孩子三岁时罹患脑瘤,为救爱女性命她花去近30万元,然而孩子最终离世;她听说捐赠器官可以救人,便郑重决定将女儿的心、肝、一对肾、一双眼角膜全部捐献,挽救了6人生命;她是全省一次性捐献器官最多、首例公民死亡心脏捐献者……她叫刘秀云

     江西日报社新媒体部与江西省红十字会联合推出讲述“最美红十字志愿者”的故事活动。今天,我们要向这两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敬……

     18年无偿献血154次

     章桂仙女士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浒坑镇的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1999年从安福县来到南昌,一边照顾儿子上学,一边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血液是好东西,可以救人。”说起和无偿献血结缘,章桂仙回忆,1998年她大嫂得了胆囊炎必须做切除手术,但当时血液紧缺,手术没法进行。最后经过了许多曲折,大嫂的手术才顺利进行。1999年章桂仙来到南昌后,有一次发现许多人在一辆献血车上献血,她毫不犹豫地献出了400毫升鲜血。

    

     自1999年第一次无偿献血以来,她已连续18年无偿献血154次,共计10万余毫升,相当于健康成人全身血量的20多倍,是江西省内献血次数最多的几位献血者之一,荣获江西省无偿献血明星6次。十多年来,章桂仙现身说法,积极宣传无偿献血,多次开展 “献血明星进高校”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无偿献血知识与政策、提高献血意愿。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她的儿子和诸多亲朋好友都加入了无偿献血的爱心团队。

    

    

     义工服务10余年,累计4000多小时

     作为一名家政服务的钟点工,章桂仙没有双休日,但她每周都会牺牲一天赚钱的时间来做义工,至今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10余年,累计服务时间4000多小时。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章桂仙的服务能力极强,不仅包括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而且包括志愿者现场带教,在她多年的努力下,带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志愿者。章桂仙还是志愿者协会文艺部的部长,经常压缩工作时间、忙里抽空组织志愿者们排练文艺节目,为大型无偿献血活动及其他公益活动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积极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

    

    

     此外,章桂仙多年在春运期间到火车站做义工,为春运旅客提供爱心服务;经常参加南昌市文明交通志愿者。

    

     为生命架起爱的桥梁

     2014年初,章桂仙加入南昌市应急救援队,成为“赣江生命值守”、“小海豚计划”等服务项目的优秀志愿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水上生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每年6月到9月期间,经常在下午4点至7点,到赣江南昌段开展赣江值守巡逻,劝阻野泳者,对游泳体力透支者进行救援。对加强未成年人水域安全意识,提升水上安全自救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赣江值守”服务项目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同时,章桂仙是一位热心肠的人,没有固定工作、家庭也不富裕,但她积极参加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如雅安地震捐款、救助白血病儿童捐款、留守儿童助学捐款等等,而且一对一资助贫困山区的儿童上学,经常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2010年荣获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社区文明形象大使”,2013年荣获南昌慈善奖“最具慈善爱心个人”,2013年7月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章桂仙说:“我很普通,但我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别人,这是很快乐的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无偿献血和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用爱心传递真情,用奉献诠释美丽。”

     小科普

     无偿献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社会文明风范,红十字会依照“红十字会法”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协助政府进行无偿献血的表彰工作。在全省11个设区市均建立了无偿献血服务队,累计开展无偿献血知识普及480万余人次。

     晚婚夫妻喜得爱女

     2011年5月的一天,对吉水县文峰镇龙华居委会的刘秀云夫妇来说,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女儿小婧瑶出生了。这给晚婚晚育的夫妇俩带来了快乐与幸福。为了圆生小孩梦,刘秀云历经周折,身体没有问题的夫妇俩却迟迟没有爱的结晶,多次上医院检查、治疗,直到结婚三年后才有了小婧瑶。梦圆时刻,为人母的刘秀云沉浸在幸福里,小婧瑶聪明活泼、乖巧懂事,更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她认定,今生有小婧瑶这个可爱的女儿就知足了。

    

     美丽天使罹患脑癌

     天有不测风云,刘秀云夫妇做梦也没有想到,幸福的日子是如美丽的天使小婧瑶长到三岁时,生命之翼却被狠狠地折断了!

     2014年5月的一天,发烧的小婧瑶被送到医院竟被诊断为脑瘤!这一晴天霹雳对刘秀云夫妇来说无异于肝肠寸断。夫妇俩想方设法给孩子谋一线生机,跑遍了北京、上海、武汉、南昌等地大小的医院,得到的都是“无情”地回答——回天乏术。

    

     郑重决定:捐爱女器官救人

     一方面,夫妇俩不得不接受“天使折翼”的事实;另一方面,刘秀云夫妇偶然听说孩子的器官捐赠出来后,会使很多有需要器官人能够继续得以高质量地活下去。看着与落日、忧愁、生死这些本不该与这些词汇相连的3岁女儿,刘秀云夫妇心如刀绞。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更幸福、让更多的小孩重现健康,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知晓、参与到这项爱的活动。”刘秀云经过几翻痛苦思索郑重决定,“将女儿重要器官捐赠出去。”

     当刘秀云痛苦地把这个决定告诉给小婧瑶时,小婧瑶起初不肯,当刘秀云换一个角度说,这样其他的人就会因此而健康生活时,女儿答应了。一旁的奶奶听得流泪满面,怕她疼。小婧瑶抹掉奶奶的眼泪安慰道:“奶奶,别哭,我不疼。”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天使大爱,洒满人间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夫妇俩主动联系江西省红十字会,表达了捐献意愿,含泪在《江西省遗体捐献志愿书》上庄重签名。

     2014年9月23日,也就是女儿刘婧瑶去世的当天,多个城市的专家特地坐专机过来将刘婧瑶捐赠的器官进行移植;这一天,早已有多名受赠者在等着同时做手术;这一天,小婧瑶的心、肝、一对肾、一双眼角膜全都捐献了出来;这一天,6个等待已久的幸运儿改写他们的人生,其中最小的一名受益者是来自武汉的一名10个月大的小宝宝

    

     人在生死的绝望痛苦中往往自顾不暇,刘秀云毅然决定将女儿器官捐献出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她经历了一段生命的苦痛,更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壮歌。谢谢刘秀云,谢谢充满爱心的志愿者,我们为你点ZAN!!!

    

     什么是捐献遗体器官?

     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等工作。

     《江西省遗体捐献条例》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参与遗体捐献协调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红十字会职责主要包括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

     截至目前,我省共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2686名,我省成功实现了372例遗体捐献,其中器官捐献119例,共捐献心脏7个,肝脏112个,肾脏231个,肺脏1个,眼角膜444个,通过器官和角膜移植,挽救了372名生命垂危的患者的生命,帮助了数百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转发致敬,为活跃在赣鄱大地上的最美志愿者点ZAN!

     记者:杨莹、黄晗

     编辑:杨莹、黄晗

     10万兆移动手机流量送网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游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江西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