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你一定想不到,绝对惊讶!
2016/8/25 老中医健康养生

    

    点击上面免费订阅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健康养生平台

     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在这里你看到的都是最简单的养生常识!

     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你一定想不到,绝对惊讶!

     编者

     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1额头出汗 = 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道医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 = 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道医建议: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3颈部出汗 = 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道医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 = 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道医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更伤心脾。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 = 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道医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 = 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道医建议: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顺时针按摩 30 圈,再逆时针按摩 30 圈。而且要少吃,最好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7背部出汗 = 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道医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还可以早晚做 15 分钟瑜伽冥想。

     8私处出汗 = 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如果你的私处爱出汗,中医认为你的体内湿热下注,肾阳虚弱。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患细菌性炎症的可能性会增大,甚至让私处气味变重。

     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另外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变化:

     虚则寒 → 寒则湿 → 湿则凝 → 凝则瘀 → 瘀则堵 → 堵则瘤 → 瘤则癌

     万病之源就是寒湿体质,请注意!

     「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的体质是觉得「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开始变「虚」。

     「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 5 个主要通道是:

     ① 肩颈部的「大椎穴」,

     ② 前胸的「膻中穴」,

     ③ 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 腰部的「命门穴」,

     ⑤ 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而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

     「凝」的感觉怎么样?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身体不舒服;

     「淤」的感觉怎么样?

     「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还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阻塞」的感觉怎么样?

     「阻塞」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

     「瘤」的感觉怎么样?

     长「瘤」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病;

     「癌」的感觉怎么样?

     是个很恐怖的事情,希望大家永远不会遇到。

     为避免风寒,请在日常生活中护住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老中医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