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我国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海啸预警时效有望大幅提高
2016/6/18 海洋网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获悉,我国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我国海啸预警时效将大幅提高,有望由目前地震发生后20分钟~ 30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15分钟。
我国自上世纪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以来,海啸预警业务所需的地震参数主要依赖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等国际海啸预警机构,从而增加了从发生地震到作出海啸预警的时间。在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中,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通过将全球570个和我国25个海啸预警专业地震台网实时融合,首次实现了以全球地震自动触发报警为基础的海啸预警标准业务全流程运行,使得海啸预警所需的分析判断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海啸预警中心还启用了新一代海啸监测预警综合分析信息平台。该平台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并能对西北太平洋及南海范围内潜在海啸源区发生的地震海啸进行预警报。
据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专家介绍,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集成了全球及区域海底地震监测、全球水位监测、太平洋海啸并行预报模型、西北太平洋海啸情景数据库和海啸产品制作发布等12个子系统,可实时与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内外业务及数据中心紧密连接。
据悉,随着全球地震、水位观测共享网络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当前海啸预警时效正在发生飞跃性突破。以美国为例,由于观测资料匮乏和数据传输手段制约,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往往地震发生1小时甚至数小时后,才能对地震海啸进行准确判断和信息发布。如今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经可以在地震发生8分钟~10分钟内发布海啸信息。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专家表示,尽管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但2011年日本“3· 11”地震海啸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牵头组织海啸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业务发展从此驶入“快车道”。此次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将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和人员交流培训,以进一步缩短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来源:中国海洋报
中国海洋网通讯员招募令:
为了给广大海洋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丰富中国海洋网的原创内容,现面向全国招募通讯员,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约稿,我们将选取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在海洋网及海洋网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同时,成为我们的通讯员后,您还将获得“中国海洋网通讯员”荣誉证书,参加我们定期举办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了解详情请加工作QQ:2640898331
海洋网推荐
您可发送以下数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回复"1"查看:我国首个海底长期观测网将完成立项 新型科研"利器"助推海洋研究
回复"2"查看:广西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北部湾大学(筹)
回复"3"查看:王宏:将海洋保护合作打造为中美关系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回复"4"查看:海洋日主场活动举行 李宁成为“海洋大使”
回复"5"查看:海南“砗磲贝人工育苗与繁殖项目”获得成功 填补国内空白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海洋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