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超说穴位】太白穴:生发肺性阳气
2016/8/27 就爱养生网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穴位取穴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太白穴: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别名〗大白穴。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

     (1)太白。

     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

     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此穴同,大,通太。

     (2)脾经俞穴。

     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

     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足太阴原穴。

     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回复以下任意关键词,开启疾病查询之旅!

     小儿发烧 | 小儿腹泻 | 夜啼| 胃病 | 小儿推拿 | 小儿常识 | 腰痛 | 男科 | 补肾食疗 | 强腰锻炼 | 腰间盘突出 | 背痛 | 腿痛 | 颈椎病 | 肝病 | 养肝 | 解酒 | 胃病 | 便秘| 小腹突出 | 妇科 | 经期保养 | 乳腺增生 | 乳腺癌 | 做月子| 痘痘 | 白发 | 脱发 | 丰胸 | 美容 | 皮肤病 | 胆结石 | 咽炎 | 痛风 | 牙痛 | 打呼噜 | 口腔溃疡| 鼻炎 | 眼疾 | 眼病 | 手脚 |感冒| 咳嗽 | 失眠 | 痔疮| 脑出血 | 高血压 | 糖尿病| 心脏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养生知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就爱养生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