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签署2016合作重点工作!6大方面31项主要任务关乎你我!
2016/6/13 四川日报

6月13日,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率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进一步深化川渝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成渝经济区做大做强,促进成渝城市群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一同考察并出席有关活动。
考察活动结束后,举行了重庆·四川深化合作交流座谈会。孙政才、王东明分别讲话。黄奇帆、尹力先后介绍了重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代表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务实合作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会前,双方有关部门和市、区﹙县﹚还签署了应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川剧发展及石窟保护、区域食品药品安全稽查执法、信息通信行业监管、共建产业园区等10个专项合作协议。

川渝一家亲 合作大事记
端午假期,不少四川游客坐成渝动车到重庆旅游:“从成都东站出发,2个多小时直达,安逸!”
一年来,类似这样的评价,在川渝两地间频频出现。除了成渝高铁通车,还有川渝两地实现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两地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启动、兰渝铁路重庆至四川广元段动车通车……这背后,是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川渝合作进程。

兰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联络线嘉陵江特大桥段目前已进入铺轨、电气化安装等工程阶段。预计8月底完成铺轨并通车。
川渝一家亲,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一起来回顾一下!
川渝合作大事记
1995.9.15成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连接川渝腹心地带简阳市、隆昌县等14个县(市)区2001年底成都、重庆两地签订《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2004.2川渝签署“1+6”合作协议,在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6个方面加强合作2011.5《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2015.5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联合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2015.7.1川渝两地实现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首批结算医院各10家2015.12.7川渝两地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启动,可异地换证、补证2015.12.26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行2016.5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2016.5.15兰渝铁路重庆至四川广元段开行动车组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四川和重庆,传承历史基因,瞄准全新方向,不断深化合作,互为最大内资引进来源地,共同奏响西部强音。
今年川渝将在这6大方面重点合作
据《深化川渝务实合作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2016年川渝合作重点工作清单已经出炉,6大方面31项主要任务!不只停留在纸面,更落实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加快渝昆铁路项目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共同争取铁路总公司启动重庆至西安高铁规划研究,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力争就走向达成地方共识。共同推进沿江高铁、广安-涪陵铁路、广安-垫江铁路、达万铁路扩能前期工作,形成预可研报告。共同研究达万铁路扩能业主构建方案。
2、加快建设成安渝高速公路、巴广渝高速公路,力争年内建成通车。推进泸州-永川、资阳-潼南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形成可研报告。力争开工G8515线泸州-荣昌高速公路。
3、推动长江、嘉陵江航道升级和长江船型标准化。加快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共同加快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项目进度,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办结有关前置要件,力争7月底前完成可研批复。开展涪江航道复航方案研究,推进渠江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4、加强两地省际高速公路管理联勤联动,加快推进两地高速公路收费和大城市间城市公交收费“一卡通”,形成阶段性进展。
5、共同拟定区域内政府及公共管理信息开放共享计划,引导和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大数据为经济社会服务。
6、共同梳理区域人口、企业、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研究构建区域基础性大型数据库,开展大数据中心前期研究工作。
7、研究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信息安全监测信息交换共享及无线电监管联动等合作机制。
8、加快川渝电网第三通道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开工。
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

9、建立完善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协作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报和不合格产品处理协作。
10、研究共建区域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推动两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资质互认,加强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交流学习,打造区域标准联盟。
11、加强两地工商部门信息共享,建立案件查处通报制度,共建重点企业、商标保护名录库。加强两地信息安全产品互认,推动名优产品及服务相互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12、加强两地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促进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研究建立两地信用联合惩戒机制。
13、研究建立区域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和产权交易中心,研究构建区域联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14、研究建立区域物流合作机制,实现两地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推进成渝城市群重要港口、枢纽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达州-万州“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共同促进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健康发展。
深化产业发展合作

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观光农业园,吸引了众多成渝游客来此赏花游玩。
15、加强两地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共同研究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共同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16、加强两地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共同推动双方优势产业协作配套,鼓励和支持两地产业园区开展产业合作。
17、共建川渝农产品营销平台,设立直销、代销机构。推进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奶制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
18、联合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活动,推广川渝自驾游、“一程多站”川渝游等产品。加强两地旅游执法合作,推进跨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9、加强两地文化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品牌打造、营销推广等方面交流合作,共建川渝文化企业服务平台,完善两地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打造巴蜀文化精品。
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

去年7月1日起,川渝两地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20、推动两地应急管理机构信息共享,建立突发事件通报机制,组织跨区域应急联合演练。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信息和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资源共享,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1、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定期待遇领取资格协助认证,扩大两地跨省医保异地就医城市覆盖范围和定点医院范围,加强社会保障卡应用合作。推进两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协办。
22、建立两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交换制度,推动警务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区域性合成作战,联合打击跨省市犯罪活动。
23、统筹安排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加强两地高校协同创新,推动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员互访,建立教育科研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交流沟通机制。
24、加强两地医疗机构合作,搭建区域医疗卫生合作平台,推进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卫生应急和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25、 加强川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合作,探索建立图书馆、文化馆联盟,推进两地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对接和资源共享。
26、在两地省级人才网开通川渝人才服务频道,联合举办区域人才交流活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重庆夜景
27、完善两地环境统计与监测机制,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共同争取“国家污染防治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建立成渝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28、研究建立两地环保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跨界污染或突发事件联合处置。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打击跨区域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29、加强省(市)界断面、重要控制断面和排污口水质监测,推进长江、嘉陵江、涪江等跨省河流水情、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建立跨区域防汛预警机制和通报制度。
30、启动川东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推动两地规划对接

31. 加强两地“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衔接,共同做好《成渝城市群规划》实施相关工作,形成落实方案。
宏大的规划只有转化为老百姓可感可知的微小细节,
才会获得强大的民众基础和生命力量。
川渝合作正是如此,
期待两地携手,共同奏响“西部强音”!



更多【川渝合作】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四川在线相关专题!

四川日报记者 张宏平
摄影 毛漫丁
本文编辑:马艳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四川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