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没拍照前!谁吃我跟谁急!!!
2016/6/9 求是设计会

    

    文:SEAN.S | 图: pinterest

     在日本,

     人们将料理奉为通往幸福的途径,

     食者品尝到的是久久难忘的好滋味,

     并且会因悸动而喜悦。

     当然,在好滋味的前提下,

     如果在外形上追求到极致的细腻与美观,

     会是怎样的效果?

     来看看岛国的厨艺人~

     将此等精神做到了何等地步~

     PART A

     寿司「Sushi」

     寿司是日本料理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当今的美食世界里,寿司也成为风靡全球的美味食品,如同中国的饺子,意大利的匹萨一样,在世界各地,只要有日本料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寿司的出现。

     ▼将寿司放在一起"列队"的时候,

     感觉像是一副有场景感的画。

    

    

    

    

    

    

     吃寿司,讲究的是食用的完整,就是整块寿司要一口吃下,如此,饭香与生鱼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不留一丝缝隙,在口中久久回味。

     ▼所以,当我们将寿司单独摆盘的时候,

     细细观看,觉得好似一个有生命的小家伙。

    

    

     ▼是如此经得起近观,

     看着就觉得制作是真的是需要工夫的。

    

    

    

    

    

    

     ▼这才叫吹弹可破的感觉。。。

    

     ▼健康的素食主义寿司

    

     ▼生鲜的肉食主义寿司

    

     ▼这是结合了西方文化后的调皮产物吗?

     ▼当然还有更调皮的~~~

    

    

     PART B

     和果子「Wagashi」

     日本人把点心叫「果子」,「洋果子」是指西式糕点,日式点心统称为「和果子」,与其说「和果子」 是小吃,不如说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品。其精致的造型完美地表现了日本人对饮食美学的追求,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

     ▼外表软糯,内陷细腻柔软,

     湿润鲜甜,一种绵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许多和果子都以樱花和其他花类为原型,进行无限的创作,不仅外表的颜色鲜艳,形状精致,用的食材也尽可能使用花本身来做点缀,在日本人看来,和果子是日式文化和精神最好的表现。

     ▼大多以樱花为主,和一些有寓意的花系。

    

    

    

    

    

    

    

    

    

     日本人追求精致这件事,已经渗到骨子里了。就拿和果子来说,这一手的细腻,恨不得全揉到一口大的小果子上,每一粒食材和色彩都极致琢磨推敲,光端上来就足以萌翻全场。

     ▼精雕细琢的工艺

    

    

     ▼看似很简单却又很魔性

    

    

     ▼兔子形象是日本的幸运形象,

     还做的那么拟人化~

    

    

     ▼根据四季变化~

     还会有不同的款式和口味。

    

     ▼富士山Fujiyama

    

     ▼做成水果的样子~

    

     ▼还能把蔬果包在内馅里

     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产品,

     也就是佐茶的茶食。

    

    

     PART C

     水信玄饼「Water cake」

     水信玄饼是日本近年来的人气爆棚的小点心,也算是「和果子Wagashi」的一种,在日本貌似只有6~9月有贩售,必须在三十分钟内吃完,因为超过时间将会融化,水信玄饼吃起来的口感入口即化!

     ▼因为是在太太太~~~Q萌了!

     小编我不得不要拿来说一下!!!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这种艺术品...不舍得吃啊!!!肿么办!

    

    

    

     -结语-

     大家一定赞叹日本手艺人和日本美食文化的细腻与精致。但是你们是否知道?

     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唐朝时文化的延续和衍生...

     日本的京都与奈良是参照了中国洛阳来建设的,日本的寿司、和果子同样是最早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却把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丢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而日本却一直悉心呵护着,经过了数千年,日本人早就已经将这些与他们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了,打上了深深的“大和”印记。

     为此我们这一代人也必须要反省一下,现在反过来,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重塑我们自己的设计风格与匠人的精神!

     -THE END-

     佛陀和耶稣都说过

     看完软文要加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开脑洞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欢迎分享 |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关注与分享,是对创作的最大鼓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求是设计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