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的话,真的要全听吗?
2016/6/14 宝宝来了

    

     微信号:宝宝来了 (baobaolaileo)

     给你最轻松、实用、有效育儿策略

     ◆ ◆ ◆ ◆ ◆

     一直以来,各种育儿论调或专家说的话总是在风口浪尖被人谈论,有的唯命是从有的却说是危言耸听。@ 妈妈一直以来都把育儿专家的话当做金科玉律,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她却迷茫了↓↓↓↓↓

    

     专家对我而言是一群指点迷津、解决现况、开创未来的高级生物,尤其是育儿专家,在新手妈妈的第一年,简直是汪洋中的一艘邮轮,不管你上了哪一艘,每一艘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不再只有吃饱穿暖,复杂的心理层面,让一些金科玉律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舰长细心地条列好标语印在宣传单上,但整天的攻防战让我过目就忘,让我真的记不住任一艘的内部构造或服务细项。

     专家说:孩子一定要睡到自然醒

     一岁多的Devin在转为一次午觉后,如果没有赶在他睡到自然醒的前一秒叫醒他,他就会花个半小时抓狂。几次为了出门,中断他的睡眠,他却总是立刻从床上跳起来,整装待发,有时比我们还快准备好。这跟专家说宝宝醒来会哭,十之八九是因为没有睡饱,完全背道而驰。

     后来学乖了,即使不出门,我也去叫他起床,只见他笑咪咪地伸懒腰,接着下床去做他自己的事。我不死心,又放任他睡到自然醒,结果如出一辙,哭闹抓狂。

     似乎叫他起床是尊重他,没让他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节目,“一定是有什么好事,所以才来叫我。”,让他睡到自然醒就是,“都没有人来叫我,你们刚刚一定是玩到忘记我了...”。

     当时我还是无法确切掌握他到底什么时候醒来,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都已经握到锁要开门了,他却领先一秒先醒过来....爆炸!

    

     妈妈心得

     专家的话还是要听,譬如规律作息,但是否睡到打呼、笑着说梦话那就不用了。小孩的睡眠40-50分钟是一个循环,超过这个时间就算送给爸妈滑手机的优待,休息时间睡不着,还是请他回房间做静态的活动,

     真的,就我认识的妈妈圈里,男孩很多不是精力旺盛就是快速充电型的,睡觉是阻碍他们探索世界的绊脚石。

     专家说:原则一定要坚持

     原则如果没有坚持,哪有威信可言,所以不吃饭没关系,下了餐桌就什么都没得吃,睡觉前却大闹肚子饿,妈妈的圣旨岂容挑战!哭闹是没有用的,结果Devin离家出走,就在他差两天满2岁9个月的时候....

     门是我开的没错,我以为三岁不到的小娃儿会贪恋爸妈的羽翼,我以为外面的天黑会让他想起家里的温暖。但全都只是我以为,即使夜晚奇形怪状的影子常吓得他驻足大哭,依旧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听爸妈的话真的这么痛苦吗?”

     他嘴里喃喃自语:“我要自己住,我不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每一字就像刺青般,刻画在我的心淌着血。

     小小的身影累了坐在路边,垫着他的蜘蛛人背包,仅有的家当:一罐水壶。不回家就是不回家,直到我丢弃了原则:“我们找找看还有什么东西吃吧。”他才愿意牵起我的手,呜咽地往回走。

    

     现在我依旧坚持过往的原则,当然不会傻到再把门打开,有时他不掉一滴泪,有时他气焰高涨地舔地板、咬门板....

     最近他老爸看不下去,插手介入这类的教养,在我看来爸爸的方式就是开后门让他走,结果剧情是这样发展的。

     “妈妈,我吃完一颗草莓了,可以来吃饭了。”

     “妈妈,爸爸给我喝一口果汁,我要来吃饭了。”

     有时硬是要多看一集汤玛士火车,通常爸爸会快转让他看个五分钟。

     感觉就是要争一口气,达阵后什么都好说。Devin的要求不过份而且总是信守承诺,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坚持原则到我根本不相信孩子有“守信”的能力,导致先前得到的结果总是两败俱伤。

     妈妈心得

     专家的话还是要听,譬如坚持原则,但年龄越大,原则的执行要趋向大方向的调整。比方说做个好人是大原则,坚持要牵老婆婆过马路那就不用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配合小孩的心智发展,当他知道什么是“一诺千金”时,试着让他自己做主人。自主性可遇不可求,发展出来的那一天,要小心呵护这个火苗。

     专家说:孩子闹情绪时大人要及时介入处理

     不知道有没有人真的计时过,孩子情绪引爆后,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会“恢复人形”?只是,不管三分钟还是五分钟,每一分钟的高压气焰都令人郁闷难耐。而Devin,是这样持续了50分钟之久。

     上个礼拜Devin执意要我帮他拿水壶,一方面我已经在处理弟弟吃饭无暇顾及,一方面觉得怎么可以这么颐指气使地对待爸妈,所以并没有理他,让他自己去拿,结果他就爆发了。

     “Devin,你生气完,我们再来讲话吧。”在我使用转移注意力及同理后,这是我唯一对他说的。过程中,我一靠近,他就更激烈,最后只好隔空喊话,我有一点灰心,他似乎完全不能理解妈妈。

     当晚洗澡前,我正准备他的换洗衣物,Devin突然从后面抱住我:“妈妈,Sorry。”

     “为什么跟我说Sorry?”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错在哪。

     “因为...我刚刚生气...在哪里...踢门,所以我跟你说Sorry。”自知理亏让他有些结巴。

     我又惊又喜将他搂在怀里,感觉押对宝,这个方法竟然让他自动自发地向我道歉。

     以前我总是介入处理他的情绪,他也会冷静下来,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不理我,我也从没收过他的道歉。经过这次,让我觉得也许他就是一个需要发洩完情绪才知错的小孩,也许他就是一个钢铁男子吃软不吃硬,连一点点生气的负面言词都不能说。

     但50分钟的漫长等待,我是妈妈我可以等,在家里可以慢慢耗,在外面呢?别人没有义务跟着赔上良辰美景,也许我就等不到心悦诚服地道歉了。

     其实,Devin不常爆炸,只是一旦不小心扯掉他的引线,就只有天皇老子他本人可以自己解决,我们在旁边的任何处置都会变成火上加油。

     妈妈心得

     专家的话还是要听,譬如协助情绪管理。但他们爆炸的时候,我也在调节自己的情绪,实在很难记得专家的100招法宝,微弱的理智顶多让我使出三招就偷笑了。

     何况场合的不同,我无法有个统一的做法,唯一不变的那一招是,让他知道你很在乎他,爱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反馈,时机成熟,孩子自然会告诉你。

     Devin现在三岁多了,到头来妈妈却发现,搞不好是我根本选错了交通工具。对待Devin,不能搭邮轮,而是得乘他常常挂嘴边从没人见过的──火箭车!

     教条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弹性很飘渺,控制不好也会引火自焚。专家是我们的后盾,但除非是一对一咨询,否则专家无法详述出完全符合情况的应对方法。所以,家庭是为孩子量身订做的教养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妈妈们努力去寻找吧!

    

    

     #分享建议#---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转给朋友们,让更多的朋友受益!(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宝宝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