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谈会|邱晓华:房地产一调整我们就左右为难
2014/11/2 中外管理杂志

     中外管理杂志, 微信公众号:zwgl1991

     ====================================

     【导读】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3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4年11月1日-3日在北京召开,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出席并发表演讲。邱晓华表示:“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与房地产无法脱钩。所以大家看到的,当房地产进入调整时期以后,我们的政府就是左右为难。一方面力图让房价回归到理性,另一方面会担心地产崩溃,造成经济大的衰退,这就是治理体系、治理方式不适应的一个最突出的反映”。

     以下为演讲实录:

     邱晓华:本来是让我谈投资,但是我想从整个经济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更好一点。我的题目是选择叫做2015年中国经济由底无高度,围绕这样一个战略的主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谈一谈今年的经济总的情况:

     第一、今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最重要时期的考验。实体经济总体上进入了比较困难的发展阶段。今天看中国的经济,瞄准新兴的经济,看到的是机会还是机会。传统经济困难、困难还是困难,成为了严重分化的发展的态势。但是前面的一位讲到新兴经济,在整个中国经济的格局当中,不到三分之一。整个中国经济三分之二以上,还是传统的经济。今天中国经济确实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总体是平稳的,一季度7.4,二季度7.5,三季度7.3,四季度估计在7.4和7.3之间,全年是7.4的增长,7.4的增长,已经是中国近20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世界经济不到4%的增长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

     但是确实暗流涌动,从国际上来说,三大事件扰动全球,第一个有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今天的石油价格,之所以持续的走低,与此密切的相关。

     第二、伊斯兰国事件再一次抬头,成为世界政治中间的新的不稳定的因素,吸引发达国家把一些力量,转入到对付伊斯兰国的事件上。

     第三、埃博拉的病毒,这个事情是很严重的,只是现在还没有传到中国。这个事情当时给世界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从国内的经济角度来说,总体上是有惊无险。有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改变了这种本来酿成比较大的风险,大问题发展的态势,使得整个的经济还是7.4左右,勉强及格,但是来之不易。

     改革的举措足部的出台,简政放权为主,教育制度的改革、司法制度的改革、医疗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都出台了。一项接一项的改革在逐步的落地,新的变化,企业家、民众投资创业更为便利这样的民商环境初步的显示出趋势来。

     不讲别的,就讲公司注册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曾经让多少的企业家,让多少投资者,为此付出代价的一个事件。注册制度不实,使得不少的投资者因此陷入了牢狱之灾。今年以来,取消这种制度,使得企业家投资者不在为此担当风险,注册资本的改革,让企业家不用担心资本有没有到位,资本的门槛是不是那么高。再也不用为此而担当风险。这是最的好一个改革。

     独生子女政策的改革,给一些家庭也带 来了好处。

     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工业品的出厂的价格,持续31个月都在零以下,是处于下降的状态。为什么实体经济困难?就是因为他的出厂价格一直是下降的,没办法把成本上升的各种压力释放出去,最终只能摊薄企业的利润,由盈转亏,这是由于价格的低迷造成的。

     第五、强力反腐。第一阶段有成效,正在转入新的阶段,反腐,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不敢贪,第二是不能贪,第三是不想贪,第一阶段不敢贪,这个阶段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今天确实谁再违背政策,违背法律,很快会受到处罚。随着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进一步的完善,由不敢贪转入到不能贪的过渡阶段。

     总体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是下行的趋势。

     2015年中国经济的展望:我想回答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是增长有底高度无。第二、政策的基调是大的改变不会有。第三、地产的调整周期可能发生变化。第四、通胀温和压力小。第五、结构差异分化大明年继续延续。第六、改革迈步红利增。第七、汇率波动走势平。第八、民生改善消费升。

     第一个问题增长有底高度没有。从长周期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困难还没有结束。原有的经济体系,在新阶段需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十分。我们在低收入阶段,形成的增长的体系,到了中等的收入阶段,越来越不不适应市场的需要,需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经济走不出困境的第一个原因。或者说目前正在承受着改变的代价。

     第二、传统治理方式的变革需要过程。我们已经从市场相对短缺转到了市场相对宽裕,这种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求政府的治理体系,治理的能力,治理的方式都需要改变。但是我们的政府的治理体系、治理的方式,他长期以来习惯解决短缺,而且在这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

     比如说刺激,比如说限购,比如说限贷这种办法应用的很熟练,在解决短缺方面有成效。但是在今天相对的宽裕,我们的政府变得很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政策的多变。而政策的多变,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预期的混乱,投资者、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因此,带来了经济运行的困难程度的放大,以及下行压力的增大。

     别的不说了,就说房地产。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政府在这方面习惯解决短缺,所以控制需求。这就造成了市场出现非理性、非常态的发展。直接的结果,就造成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陷入了困境。现阶段,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60多个行业与它息息相关。

     第二、他解决的就业人数最多。数千万人跟房地产业相关。

     第三、他推动经济的影响力最直接。

     所以,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与房地产无法脱钩。所以大家看到的,当房地产进入调整时期以后,我们的政府就是左右为难。一方面力图让房价回归到理性,另一方面会担心地产崩溃,造成经济大的衰退,这就是治理体系、治理方式不适应的一个最突出的反映。

     第三、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调整。2008年,美国发生了危机,2010年欧洲发生了危机,这两大危机发生之后,一个是金融危机,一个是债务危机,发生了之后,世界经济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原来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逐渐的转移。发达国家要改变这种态势,要求要再平衡,再工业化。这是一个。

     第二、美国在解决伊拉克、阿富汗的问题之后,重返亚太,把他的精力,重新回归到亚太,因此使得中国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两个改变之前,中国是获得了两大红利。第一全球化红利,第二和平红利,才有过去数十年中国快速的发展,今天这两个红利正在发生改变。

     从和平的红利来说,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周边的国家重新站队,政治上选美国,经济上继续选中国。就出现了一个国家分裂的状态,政治上寄希望于美国来给它平衡,经济上又想搭中国的快车,就实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格的分裂。所以才有了菲律宾、越南、乃至日本等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我们周边发展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的对外经济这个板块,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过去全球化的红利,对外经济的板块,可以快速的成长。今天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的造成与发达国家为市场,与周边国家为市场的板块经济发展出现了困境,这就是经济困难尚未结束的三个原因。

     在这三个改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见到明显成效之前,中国的经济都还不能说回到正常的状态。就是说他还不具备进入正常状态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迅速提升发展的一个环境,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新一届中央领导对速度的要求,也有新的改变。要求这个速度是有质量,可持续的。是结构优化的,对老百姓是有利的,是能够改善环境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速度上,不在追求那种过高的速度。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中国经济过去快速的成长,是建立在透支生长要素,透支生态环境,透支债务的基础之上。因为我们的经济运行,更多的是在拼资源的消耗,拼生态,拼价格。

     而今天我们的领导人,已经不想再引领中国走这条路。要改变这样一种发展的模式,因此在速度上面,要求回归到常规的增长。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经济政府不会追求既刺激高的增长。

     政府有一个托底的思维,托底是有希望的。大家知道新一届的政府是理性思维,叫合理增长区间调控。今天7左右是底限,当经济在底限下限之间,都有可能出现跌破的时候,一拨接一拨的刺激随之而来。当这个危险过去之后,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又成为主要的政策的选项,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中,引领中国经济短期的发展。

     2015年,中国经济肯定是有无底部的,政府一定是会有一个底线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是有空间的。不管是从利率角度来看,中国都有更加灵活的空间。

     从财政的角度来说,也有余地,尽管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达到一定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整体来看,中国的债务率,还存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还在100%以下。中国的财政的赤字率在3%以下。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政策还有继续积极的余地。

     从中国特有的行政体系来说,从中央到地方这一套强有力的行政体系来说,他也有力度,一声令下,还是能够快速的见到成效,这样一种行政运行的体系。所以当底线有可能被跌的时候,必定有更灵活的政策的使用。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的发展态势,依然是支撑中国经济最基本的力量。这种态势还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速度、程度和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经济还会在这四化下面有增长的惯性。中国经济短期内不存在快速下滑的危险期。具体来看,底限、下限,在2015年有可能重合。一方面守住底线,从中央到国务院都有共识,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共识。经济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中国所有的问题,还是要在一定的速度下面来解决。那么这个速度是多少?7%左右是他的底线。

     今天有下限,明天增长的下限,就可能下调。明年有可能向7左右靠拢,底限和下限,有可能重合。7左右的增长,会成为经济新常态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当然,从实际的执行结果角度来说,2015年,估计会略高于7,如果今天是7.4,明年可能在7.3和7.4之间。底限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理想的状态肯定是像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一个发展态势。以改革的红利,驱动中国经济。这是最理想,最好的一种发展的态势。就是通过快改革,快创新,实现快发展。但是眼下的中国,这种希望,这种期待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方面,有赖于投资,有赖于消费。第一投资的偏好,在中国根深蒂固,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一点恰恰是政府可控的最重要的环节。铁路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加大、环保力度的加大,地区建设的加大,重大民生工程的加大等等这些都是投资。所以政府在投资上面可控。

     第二、投资有空间,中国经济运行的进程中,投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投资潜力。

     城乡生活的环境,生产环境的改善,只需要进一步的加大投资。产品产业的改造,需要加大投资。第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需要加大投资,第四国防建设的加强需要加大投资。第五大庆也需要加大投资。最重要的民生改造需要加大投资。中国投资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投资投在哪里?一方面就是前面讲的基本建设的投资。第二就是房地产的投资,第三就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的投资,还是会聚焦在这三个领域。这里面特别需要点到一点,过去30多年,我们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在地面上的发展,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将转入地下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经营地面转到经营地下,未来城市的污水排放,管网的改造,诸多的建设将会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会催生很多产业的发展。

     第四投资的钱从哪里来?

     首先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贷款在明年,依然会保持稳定的增长。

     2、允许地方政府适当的加大债权的发行。

     3、借助资本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七年的雄市,慢慢接近尾声。各种劳动划界有赖资本市场,民众财富的增加,需要资本市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市盈率,在全球范围之内,总体上是比较低的。因此市盈率的修复,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目前整个存量资产的蓬勃,会带来资产的活跃。

     各种增量资产的增加,会加速资本市场的活跃。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会引来大量的外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资本市场确实意味着进一步恢复发展的条件。今年从两千年迈进2400个高点,明年在此基础上会继续的前行,因为市场改革、发展、民生都在呼唤这个市场。从

     从人为角度,房地产过了高潮期,实体经济进入了痛苦的转型期,轮也轮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资产的证券化,无论是国有关企业的改革,地区政府在债务平台的化解,最终都要借助与资本的市场,提供抓手。这就是我说中国资本市场春天到来的最基本的判断。

     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要迈三道关:第一、上市的公司质量比较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的破解。第二、这几年积累的IPO的堰塞湖的矛盾需要舒缓。这始终是悬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把剑。第三、一些改革有可能带来一些不确定性需要防范。三道关过了之后。我们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就可能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浪流的时代。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平稳发展的新阶段。第二中国的改革也要在有秩序下面稳健的推进。三中全会的60条,四中全会都聚焦与改革,改革的落地都需要秩序做保障,法制中国是要健全秩序。

     这里面特别要提到的就是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对企业对民众而言,凡是负面清单没有的,就可以不受限制。凡是负面清单列的,就不要再。

     权力清单,是对政府的公权力而言的,凡是在权力清单上标的,都是政府可以用的权力,是法给你的,你可以用,没有授予你的,你就没有这个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都是在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行为一旦进入规范的轨道,市场的秩序就会相对的规范,企业发展的环境,就会相对的有序,这对中国来说,是投资环境,最有利的一个方面。大家作为企业家,要从宏观的层面上,未来我们的投资环境,最有利的就是随意性不确定性、逐步的转到阳光化、确定化、有序化上。

     未来哪些方面会有机会?七色经济。第一、白色经济。第二是红色经济,以理性、儿童为代表产业,就是教育产业。第三、以海洋经济的开发为代表的蓝色经济。第四以绿色食品、环保为代表的绿色经济。第五、以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为代表的金色经济。第六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银色经济。第七、以高雅休闲为代表的橙色经济。七色经济,将是未来中国很有成长的经济领域。

     特别要强调,中国经济未来一定是在这三个方面也结合好。第一个与移动互联网,第二个与现代金融,第三是与现代产业。只有现代产业加现代的金融加移动互联网才代表未来,这就是在跨界的整合中赢得先机,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国务院已经开会,解决能消费、敢消费一系列的矛盾。提出出去了六个方面鼓励消费者,因此对消费者的期望越来越大。

     第二、消费的能力逐步的提升,对公务员的加薪都有期望。

     第三、改善消费的环境,进一步的健全社会的保障。

     第四、消费的结构,未来更多的聚焦高档的消费,服务型的消费。公款性的消费,在未来会有序的发展,这就是消费。

     时间关系,最后简单的讲讲新常态。我讲七句话,第一增长速度由超常规,转向常规,企业家一定要习惯这样的一个改变。

     第二、结构讲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三大需求,三大产业、三大工业,要均衡的发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防要协调发展,这就是未来的一个新趋势。

     第三、动力,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企业民众主导。

     第四、调控的政策,更多的由需求的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带动新的需求,来推动新的发展。

     第五、改革由局部的突破,转向整体的推进。这是从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改革。

     第六、开放由浅层次,转向更深层次。

     第七、从简单的引进来,到走出去就是实现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的生产,全球推动销售,国际化真正的实现,落脚到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来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国际投资的货币,国际储备的货币。今年我们已经实现由一国货币,向区域货币的转变,实现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跳跃,英国作为一个标志,在英国发生国债,把它作为储备的货币,这都是一新的突破。

     第八、民生的改善,由数量级转向自量级。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精神生活的改善相结合,最终落脚到实现人的,真正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新常态。

     讲一下国际环境:

     美国经济可能明年可能会稳健的复苏,欧洲经济温和的振荡,日本经济再现艰难,这是三大发达经济体的表现。全球经济体将会是三到四个相对弱势的增长。

     第二、国际的汇率,美元、英镑,美元从前几天美联储宣布退步第三期放出,美元走强的走强在巩固,估计明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英镑也会继续走强,欧元、日元,会继续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加元、澳元、总体上是平稳。人民币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年经历了从升值到贬值到平稳的变化,人民币明年如果看到美元走强,欧元是趋弱,我们可以得到最基本的判断,人民币的走向不会大起大落。总体上面会随着美元的变化而变化,美元走强,人民币总体上面,有可能以不变应变。大致维持目前的一个6块一毛五的基准线,小幅度波动比较大。

     第三、双向波动,还是一个新常态。不会是单向波动。因此估计人民币的汇率,总体在6块二的基准线小幅度的波动。

     黄金会围绕着1200万美元这个线在对决。铜承受着压力,铜特别要注意的,只要房子出现,价值大幅度的波动。今年黄金已经出现了波动。铜产品还是一个正常的态势。时间关系,祝愿大家新的一年活动顺利,生活幸福,谢谢大家。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