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怎样让员工死心塌地为公司工作?
2014/11/27 中外管理杂志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不忙“正事”,帮员工找对象,到了一同见女方家长的程度,帮员工看楼盘,竟然预防涨价先买下替员工“攒着”。
最近几年,老板们大讲敬业、忠诚,讲得口干舌燥,都不好意思再讲下去了。但也有一些聪明的管理者,不跟人性开玩笑,把事做在人情上,省了口水,效果却极好。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不是一家显赫的公司,董事长夏汉关也不是一个显赫的老板,在人才竞争方面却有独到的功力。建议企业高管、HR或有志于创业的朋友们,将这篇原汁原味的故事从头到尾读三遍,轻轻放过就太可惜了。
中外管理新媒体:别人一谈起海尔就想起砸冰箱的故事,您能不能用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描述一下咱们企业?
夏汉关(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我觉得对我们公司来说,以人为本还是第一位的。只要有好的人才,没有干不成的事情。一次我去日本一家全球最大的机床厂访问,跟他们做了一个交流,我最受益的有两句话:第一你要掌握别人不具有的核心技术,做到与众不同;第二你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持续投资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有了核心技术,又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没啥干不成的事情。
中外管理新媒体:可以用故事陈述下吗?
夏汉关:企业最主要靠人才,人是企业的灵魂嘛!那么,怎样把最好的人才招进来?怎样把最好的人才发挥好?我就讲讲我们招聘大学生的事吧。为了保持未来持续的增长,我们每年去高校招大学生,带回来的简历我都要亲自看,把我想招聘的专业人才挑出来,然后让人力资源部通知他们到公司来面试,所有来面试的学生,来回路费全部由公司报销。每个学校选择一个组长带队,到了我们当地,我们派汽车到火车站去迎接他们。
我对我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讲:你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待来应聘的学生?要用接待总经理的心态,你们怎样到车站去接我,你们就怎样去接这批学生。
为什么这样讲?学生们是抱着对公司的一个向往,给我们投简历,我们邀请他来,来了一谈,有两个可能:
第一,有的人愿意进来,干得好,将来可能晋升到总经理,或各个部门的主管,那么,你们今天接待的人,将来就是你们的领导,接待领导你不用心去做还行吗?
第二,有的人到我们公司了解情况后,因种种原因,可能不愿到我们公司就业,不排除他们中的某个人,二十年后出一个省长,或者三年、五年后,有人到通用、大众某个部门当上了主管,那时他们可能会说,精锻科技这家公司我去过,做得还不错,挺人性化,这种印象是很难找到的。
所以,接待大学生要抱着这样的心态,把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的人才,作为我们未来的客户,你用心去做的话,才能把最好的人才招到,在招人的过程中就能培养未来忠诚的客户,以这种心态去做事,在人才方面就没问题。
再一个,人招进来后,最核心的是什么呢?招进来要安心工作。怎么样让他安心工作呢?招进来后,在这里结婚、谈对象、买房子、生小孩,这个人才能真正本土化。如果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地方就业,假如他还没生小孩,即使结婚了,也不一定是你公司长期的人才。安居才能乐业,所以我们企业高管或企业负责人,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替他们着想,帮他们对未来生活做一个提前的安排。
中外管理新媒体:您亲自参与吗?
夏汉关:生活上的事我都会参与。我帮他们看房子,亲自带他们去看楼盘,然后组织新来的学生,以及财务人员商谈,告诉他们,怎样利用工厂的资源、利用政府住房公积金、利用一切可调配的社会资源去圆自己的住房梦。我还利用我的影响力,亲自去跟开发商谈团购,先由我们公司或客户股东全额付款把房子买下来,暂时免开票,锁定房价上涨的风险,然后呢,公司给出各种优惠政策,凡是对公司有价值、有想法、工作表现得到大家认可的员工,优先给他们解决房子。这些人在公司只需要想一件事:勤奋地、忘我地为公司开发、积极努力地工作,其他生活上的事,各种担心的问题,我们提前给他们解决了。
我曾经陪一个大学生去谈对象,我说,你是一个男孩子,谈对象一定要把房子买下,买不下我来想办法。他买了房子后,到女方去相亲、包括跟女方家长见面,我都陪同。因为人家学生是外地人嘛,我跟他们讲,你们父母不在,我就是你们父母委托的监护人。这种事情我特别愿意去做,用这种真诚的心态去感化他们,增加他们对公司的感情和认可,所以我们公司有一种良好的氛围。
我还有一个愿望,我对他们讲,从1992年到上市之前跟着我的骨干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圆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梦。现在我想让上市后进公司的骨干或者未来的骨干人才,把他们人生“第一桶金”的梦也给圆了。我经常思考,至少在我退休之前,我要再做一家上市公司。方法是由我牵头,把我认可的那些骨干或大家认可的人才,都吸收到这个公司来,成为公司的原始股东,通过三年、五年、八年的努力,再造就一家上市公司。我对他们承诺:到我们公司的大学生,当你们四十岁、五十岁,去搞同学聚会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成为积极买单的人,要过得比你的同学更开心。
中外管理新媒体:目前有多少员工被你介绍相亲了?
夏汉关:介绍对象方面,条件太好的人不用帮忙就谈成了,我出面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比方说家庭比较困难,或者身材矮一点,但是个人素质很好,像这种,到现在有四五个吧。
最后,夏汉关先生还透露了一个选才心得:从二流的大学招一流的本科生,从一流的大学招研究生。理由是:时下的大学生比较浮躁,“一流的大学的本科生,除非是家庭困难的原因,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觉得他成绩不好”;反过来,一般大学的优秀本科生,只要有很好的学习进取心,有很好的就业理念,就是可造之才。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中外管理近期最受关注文章荟萃
回复编号即为您奉上
1、《芮成钢:你急什么?》
2、《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3、《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
4、《寡人吴长江》
5、《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