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C2B|为何二代都不搞实业了?您来决定我们的报道
2014/12/5 中外管理杂志

    

     从这篇报道开始,我们开始了一个尝试,都说传统企业转型,要了解用户,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然后不断地把商业循环下去,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我们把读者也视为用户,视为上帝,这次,就请您来亲自点菜,而不是我们做什么您吃什么。对于这个话题,您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请随心所欲地说出来,剩下的交给我们。对于我们按照惯例制作的“菜谱”,您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批评,也请不加保留地指出!

     因为您在回复我们的时候耗费了手机的“电力”,所以,我们会挑选若干个“最来电”的建议和想法,用1万毫安的充电宝来表示感谢!期待您的回复,期待与您“来电”!

     参与办法

     在微社区(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即可回复您对“二代接班”话题的看法,欢迎各种吐槽,拍砖,灌水。

     先来看一个故事:

     著名纪录片《寿司之神》中,小野二郎的两个儿子最终都不出意外地做起了寿司,其中长子帧一,却在一开始存在着抵触情绪。因为他迷恋速度,想做飞行员和赛车手,但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长子要继承家业。

     然而,“浪子回头”、决定继承事业的帧一却迟迟无法真正地接班——小野二郎在耄耋之年仍站在操作台后面为客人亲手制作寿司,即便帧一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米其林三星的水平,仍无法正式走到台前。电影中的一段话很让人感慨:由于小野二郎太过于优秀,他的儿子只有超越父亲甚至两倍于父亲的成功,才能获得他人的肯定。

     这个故事,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二代接班的现实状况:接班可以,但他们真的愿意接班吗?二代并不好做,因为要活在父辈的光环之下,他们或许真的遗传了父辈基因是一个经管人才,但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

     再来看一条新闻:

     海鑫钢铁这家山西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是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如今不得不面临全线停车,债主“围城”的绝境;董事长李兆会,十年来醉心于资本市场的快进快出,对钢铁主业几乎不闻不问,如今面对海鑫这个烂摊子依然是一躲了之。海鑫钢铁成了李兆会游戏资本市场的提款机,他不断从海鑫钢铁抽血输向资本市场,然后很多资金消失于无形。

     海鑫事件最引人关注之点,还在于所谓二代企业家的接班失败,由于父亲突然离去,李兆会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仓促上位,虽然有着不错的学历和过硬的人脉,而且还因为赢取知名女演员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李兆会妄图和父亲一样成为开疆拓土的明星企业家,却选错了方向和方式。或许李兆会选择在金融资本方面加大力度本没有错,但错误在于,原有钢铁主业持续萎缩,金融资本方面却豪无建树,最终失败告终。

     无独有偶,王健林拿出5亿元,让儿子王思聪成立了一家PE基金“普思投资”,任由其自己投资练手;柳传志之女柳青,曾长期在投资界从业,2012年晋升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是高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

     为何二代们热衷于投资行业,而不像父辈一样踏踏实实地搞实业,或许,他们已经无法复制父辈的“努力”与“暴利”,所以只好暂时从事“赚快钱”的投资行当。

     对此,您怎么看,二代就一定要接班吗?接班了就一定能将“祖传”的事业继续做大做强吗?不接班而另有事业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吗?那些去搞投资“赚快钱”的二代是浮躁的、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吗?

     我们暂定的“菜谱”

     创二代:走出英雄魔咒

     背景:正如管理学者杨思卓所言,创二代有着良好的财富和产业优势,但与一代相比他们缺少那种内在驱动力和激情,所以他们更适合做所谓的领袖,而非英雄,他们也更加需要职业经理人的护航支持,他们需要不是克隆父辈当年披荆斩棘的白手起家成就一方霸业,而是在已有家业基础上如何夯实组织架构,提高经营能力,并由此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日德等国家能够拥有众多传承百年优秀家族企业的原因。

     文章架构:

     引言:引出话题,二代成功继承的比例在中国目前依然偏低,二代成功企业家依然数量较少,而如今对于二代企业家的培养和重塑的需求逐年上升。

     主文:

     约采管理学者杨思卓,围绕对二代企业家角色的重新定位展开,即从英雄到领袖的过程来展开,融入最新其在家族企业传承方面的全新研究和思考,并且放眼全世界来看家族企业传承成功的有哪些重要基因。

     观察篇:

     看这些年家族企业传承有哪些变化,引入第三方观点以及国际化的视野来看,中国式继承的现状和未来。

     案例篇:

     看如今成功的传承有哪些模式,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家族企业基业常青的,以及他们在接班并运营企业时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

     升华篇:

     约采创业专家查立,围绕他对创业管理的深入观察,谈论创二代与一般创业的区别。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在微社区(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即可回复您对“二代接班”话题的看法,欢迎各种吐槽,拍砖,灌水。

     因为您在回复我们的时候耗费了手机的“电力”,所以,我们会挑选若干个“最来电”的建议和想法,用1万毫安的充电宝来表示感谢!期待您的回复,期待与您“来电”!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