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创业者找到智能硬件的玩法!
2015/1/27 中外管理杂志

    

    

     文/《中外管理》记者 朱丽

     都说高手在民间,智能硬件领域尤其如此。时下,引领智能硬件创新热潮的,无疑是创客或者具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

     他们创意无限,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被李克强总理寄予厚望:“创客们的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的确,这些痴迷于智能硬件创新的年轻人,有可能就是未来某个产业领域的“创业家”。

     然而事实是,当他们满怀热忱地投入智能硬件领域时,市场却给予他们残酷的“回击”:很多产品虽炫,但往往由技术通往产品的过程中却屡屡夭折——这也是目前许多产品众筹平台上,80%-90%的智能硬件产品都交付不了的印证。

     在硬创领域,一方面是未来高达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有足够牵引力,而另一方面却面临产品商业化变现的鸿沟。对于无数的年轻创业者,这不应该成为他们创新路上的障碍。

     所幸的是,这个来自市场的巨大瓶颈,未来有望被打破。

     2015年1月16日,北京中关村创客空间。英特尔“硬享公社Edison创新大赛”启动。在硬件创新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一场围绕智能硬件创新的产业讨论,将越来越成为趋势的下一轮产业革命推到一个最现实的境地:硬创到底怎么玩?

     创造“长尾需求”

     相比过去以少数品牌主导的PC时代,在硬创领域,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客在这股智能浪潮中势头愈来愈猛。

     可问题是,“个体中小企业和个人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他们的开发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王稚聪说,在高度分散和动态的市场中,更好地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客的开发和生产需求,是目前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硬创领域,对于创客及中小创业者,是一个通往梦想与天堂的地方。

     不仅仅因为智能硬件是物联网时代的时髦产品。事实上,它代表着一个通往未来的大蓝海市场,这个市场潜藏着激动人心的长尾需求。10年前,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就曾向世人传递一个观点:从需求角度来看,大多数需求会集中在头部,也可以被称为主流需求,而分布在尾部的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但这部分差异化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个非主流需求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而这个长尾需求,正是创客及充满冒险精神的中小企业者所能发挥的专长领域。

     “下一轮智能硬件革命马上就要到来,主要发展力量集中在曲线尾部。”英特尔Edison全球总监Edward Ross认为,未来的智能硬件市场将会被更加小型的企业、更加细分化的个性单品激活。

     一个数据,可以充分表明硬件创新者所做的事情是极富商业前景的:未来5年左右,我们身边的连接设备的数量会从当前的140亿激增至500亿。这里面,除了大公司角逐的市场蛋糕以外,未来设备的互联互通更需要小而美的企业来满足。

     “反向思维”找痛点

     物联网浪潮,推动智能硬件不断升温,被众多业内士称为物联网的新入口,这在2014年表现尤其显著。从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再到智能医疗,智能硬件领域遍地开花,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追逐这股浪潮。

     但是,任何富有激情的创新都不是盲目的,而是你能不能创造需求。例如:在大众普遍需要保温水杯的时候,你想没想到推出一款能降温的水杯,满足老人和孩子的需求呢?因为生活中,尤其是孩子喝水被烫伤是时有发生的事,但很多人却没有真正发掘这个用户痛点。

     在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眼中,要从生活中反向找到用户痛点。“对创新的理解不要是所谓的科技创新,而真正找到人的痛点才是创新。”事实上,由洛可可推出的“55度杯”,将100℃开水1分钟内迅速降至55℃,不仅是老子和孩子需要的,现在年轻人尤其是胃不太好的人群也喜欢上了它。显然,它解决了人的一个特殊需求:喝温水。

     所以,对于硬创从业者,技术创新是前提,但解决用户的需求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因为,用户关注的不是你利用了什么技术,而是你通过技术转化成了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产品。

     互联网思维,必然是以用户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从生活中发现用户需求,并解决之,也是今后智能硬件走向用户心智的重要规则。

     硬件“软件化”

     外国人看中国的智能硬件产品,总觉得你是“山寨”他的。

     事实上,这个尴尬的问题在深圳硬创领域十分凸显。原因在于,国内智能硬件的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硬创从业者并没有将产品做到十分“过硬”的水准。其中,技术不是最大的难题,难点在于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而这种智能化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智慧地解决现实问题。

     通常来说,所谓的智能硬件,是指那些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被改造后拥有智能化功能的设备,它们可以实现互相连接以及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思架构,也是物联网的重要功能体现。

     在英特尔“硬享公社Edison创新大赛”启动会上,机智云CEO黄灼对硬创有着独到的认识:“智能硬件有一个所谓硬件软件化的概念,硬件卖到消费者手里以后,你怎么样能够远程更新它非常重要。”比如特斯拉有一个很特别之处,就是每个月可以进行软件更新,更新完后新的功能出现,让用户很快使用起来。这对智能硬件的考验就是必须有远程更新的能力,也是物联网特有的要求。

     换言之,你将1.0的产品卖给消费者以后,在消费者那里可以升级为2.0,而且升级的成本要很低,使得智能硬件可以快速形成迭代。当然,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问题是,这需要将原来做硬件的和做软件的之间的壁垒打破,让硬件跟软件、硬件跟硬件、硬件跟服务,甚至万物都能无缝对接起来,最终才能实现硬件更加智能化。

     开创“协作模式”

     无论是创客,还是充满创业激情的创业者,拥有创意和热情是他们的先天优势,但同时一个必然的短板——缺乏产品经验,尤其是产品研发和产品制造环节,往往让他们踌躇不前。2014,众多智能硬件出现了“跳票”现象便是有力印证。

     事实是,对一个小型创业团队来说,硬件产品从概念到产品原型,进入小批量生产,然后进入市场并逐渐塑造自己的品牌,整个过程要经历资金筹集、供应链把控、产品设计、软硬件结合、市场推广营销等流程,其孕育和商业化过程非常之难、之复杂。

     在英特尔看来,能够把智能硬件生态系统里的人才、资源汇聚在一起,才是硬件创新成功的关键。

     若想在智能硬件领域成功创新,技术的领先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充满冒险精神的团队氛围以及开拓蓝海市场的先机优势,缺一不可。

     4年前,英特尔在线业务部创立“硬享公社”(旨在助力硬件开发者获得技术支持、各种资源支持,最终实现产品的量产),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将其成熟的开发和流程管理体系、最新的技术开放给使用者,同时建立一个互动平台使开发者之间形成协作机制,让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在产业链上“各司其职”,以帮助这些合作伙伴在智能硬件创新领域“开花结果”。

     开放协作,是未来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特征,尤其适用于智能硬件行业。

     例如:在英特尔掀起的此轮“硬享公社Edison创新大赛”中,如果表现优秀的种子选手诞生,其产品将会登陆京东众筹平台,获得更多资源性支持和展示机会,而更为复杂的产品制造将交由富士康旗下初创服务平台Innconn来完成个性化生产……

     产业链协作模式,未来可使草根创业团队从设计、原型、生产到产品推广等诸多鸿沟,得以轻松跨越。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回复数字编号,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你在做谁的事?9.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