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交换经济”终将走向没落
2015/2/26 中外管理杂志

     未来,共享、分享式的“协同经济”会越来越繁荣,而传统的“交换经济”很可能慢慢会走向没落

     文/价值中国网CEO?林永青

     面对2015年,不少经济学家可能会谈到一个概念:“新常态”。

     其实质就是,放慢增长速度,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来提升发展质量。关于“新常态”,从原则上,我是赞同的。“新常态”一词,还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色彩,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一个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不应当设定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面对2015年,我更想谈的一个关键词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正在兴起

     杰里米·里夫金,美国知名“新经济学家”,近期在发布了他新书的中文版《零成本边际社会》,其中强调了“共享经济”——“协作多于竞争”的经济,这是对最近300年来,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范式的一次颠覆。

     笔者刚刚与里夫金博士有过一次对话。里夫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见证一个资本主义的核心悖论:竞争市场固有的活力,让商业成本大幅下降,以至于许多商品和服务几乎变成免费的,反而不再受制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力量。

     基于此的“协同经济”或者“共享经济”的范式是全新的。这种经济范式和过去的“交换经济”截然不同,它建立在分享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普及,更加速了分享的技术及现实的可能性。

     也许到2050年,人们将看到这两种经济形式都在发展,但是共享、分享式的“协同经济”会越来越繁荣,而“交换经济”很可能慢慢会走向没落。

     众融将为美国增200万工作机会

     源于众包的“众融”,其实基因里就带着协作和共享,这是继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最大的一个全球性事件。众融的出现,将根本性地颠覆传统的金融体系,进而永远地改变我们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

     众融(crowdfunding),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就是创业企业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大众融资。其三大特征分别是:大众投资、源于众包、单笔小额。创业企业所希望的众融,可以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甚至是产品实物回馈、捐赠扶持等多种形式。这样一件貌似无关紧要的针对小额资金的“小事情”,正在全世界范围,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众融是一件大事,美国的数据是到2020年,众融将为美国新增200万个工作机会;每年的众融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每年新增经济总量GDP为3.2万亿美元。

     既然,创办企业的技术成本环节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现在,我们是到了需要解决创业者们缺乏资金的问题的时机了。通过金融市场的创新,可以最大可能地让(创业者们)创新的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杠杆效应。

     我们相信,股权、债权、捐助等各种形式的众融,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可能性:资助更多的创业者出现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这一变革让创业者们通过社会化媒体及网络的方式,获得资助、共享愿景、甚至是股权投资。

     责任编辑:李靖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回复数字编号,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你在做谁的事?9.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11.急,因为弱者思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