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中国人到日本买大米和马桶盖的背后
2015/3/21 中外管理杂志

     国家尊严与人民尊严,两者孰轻孰重?有人说,两者是统一的。但某些情况下,就像到日本抢购大米、买电饭煲和马桶盖时,人们怎么用国家尊严,去阻止人民的这些纯市场经济的消费行为?

     中国游客在日本的疯狂购物,一度成为新闻之一。从表面上看,游客购物无可非议,它折射的是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事实。但中国游客在日本买些什么东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网易发了一条手机新闻《中国游客在日本掀抢购大米潮》,报道引述人民网的消息写道:“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坐板后,中国大陆旅客现在又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热潮,有大陆人甚至不惜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五公斤的日本大米。”

     报道写道:“在中国大陆的食物安全屡亮红灯下,导致内地人四出向外抢买外国产品,香港的奶粉率先‘遭殃’,继而是欧洲婴儿配方奶粉,接续是新西兰牛奶,而最新被‘盯上’的目标,就是日本大米,原因是大陆人担心自家生产的食米并不安全。”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有人说:不要那么大惊小怪,到哪儿去买什么,完全是消费者个人的决定;即便过去落后的年代,出国人员回国时,不是也曾从日本和西方买回“三大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吗?

     不错,那个时候从西方买“三大件”,是因为中国的生产和供应能力还不够,而且“三大件”在当时是高端消费品,而非每天需要的日常消费品。

     如果今天有个富豪到西方去买私人飞机,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像对游客到日本抢购大米那么吃惊,因为前者是高端消费品,而后者是日常消费品;到西方买私人飞机,可能因为国产的质量还跟不上,对此我们会有足够的宽容、耐心和信心,但到日本买每天吃的大米,而且原因是国产的可能有毒,这就很难让人有宽容、耐心和信心了,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水准的问题,而完全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偏差,甚至是一个道德伦理的问题了。

     当然,也不要夸大地看问题。绝大部分中国人天天依然吃着国产大米,而从日本一次性购买五公斤大米也非长久之计。同时,媒体的聚焦,确实有着其放大般的负面效应。

     问题是,最近这样的新闻太多了,综合起来还是让人感到,总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一个月前,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让中国游客到日本买马桶盖成了新闻。文章从制造业根本之道等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阐述,“‘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我们的中产家庭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

     人民的尊严或是国家的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到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和到日本抢购大米,两者的本质有一些不同。前者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水准还未能跟上,而后者则是一个发展偏差和道德伦理的问题。

     但苛刻的我,还是愿意把两件不同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因为它们都有一些共性,那就是:无论是大米、电饭煲还是马桶盖,都不是私人飞机那样的奢侈品,也不是航母、东风41导弹那样的高端武器装备,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消费品。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中国能够造出航母、核潜艇和东风41导弹,那为什么做不出让米饭粒粒晶莹的电饭煲?为什么马桶盖的设计还没有日本先进?为什么还不能保证人民至少吃上没有毒素的米饭?

     你有没有觉得,当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大米,花1500元从日本买回五公斤大米的时候,其实人民很没有尊严吗?当人民没有尊严的时候,国家的尊严又从何而来?

     你有没有觉得,当中国的电饭煲、马桶盖还做不过日本的时候,其实是折射了中国的制造业水准并不高,甚至还很低?

     国家尊严与人民尊严,两者孰轻孰重?有人说,两者是统一的。但某些情况下,就像到日本抢购大米、买电饭煲和马桶盖时,人们怎么用国家尊严,去阻止人民的这些纯市场经济的消费行为?

     中国距现代国家还有多远

     现在该谈谈钓鱼岛了。

     至少,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当大米、马桶盖和电饭煲都还要到日本去购买的时候,要夺回钓鱼岛,不是不可以,而是要花很大的代价。

     这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和电饭煲,一袋五公斤的大米,让人刹那间看出中日两国在工业化水准、道德水准上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如果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那么战争就是国家实力的终极较量。龙应台说过一句话:“要测试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准,就让它下三天三夜的暴雨。”虽然我希望战争永远不要发生,但我还是要说:“要测试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就让它经历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人民和军队不可谓不勇敢,但那是一个落后农业国与一个先进工业国的较量,其惨烈是必然的宿命;影片《甲午海战》,清军的一些炮弹是哑炮,弹药被泥沙替代,一问才知“被吃了回扣”;甲午海战前,日本驻华武官断定清军必败,因为他看到清军士兵把洗完的衣服晾在炮管上……

     今天的中国,当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反腐不深入进行,人们怎么知道,军中第二把手徐才厚,家里居然有一吨现金?须知,徐才厚家里囤积一吨现金的时期,也是中国军备发展最快的时期。但这又有什么用?这就是政治体制的作用。

     写到这里,我内心的一个声音提醒我:不要忘了,中国正在路上,不要操之过急。但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则提醒我:中国必须走在清醒、理性、不过分自我膨胀的路上。

     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我们对中国应该宽容些,也应该苛刻些。宽容些,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还很稚嫩,给它一些时间,它一定会做得更好;苛刻些,是因为有些错误或迷茫若不指出来,就可能一辈子都犯下去。

     既然这样,提出下面的要求,应该不算苛刻:当中国的马桶盖、电饭煲还做不过日本的时候,甚至当中国的大米“无毒性”还比不上日本的时候,依然是中国沉下心来,虚心学习日本的时候,至少还不到和日本叫板的时候。

     客观看日本和中国

     2004年我就提出一个观点:日本是一个在思想史上出现严重偏差的国家;现代化分三个阶段,即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但日本在精神现代化上功亏一篑,导致它今天的国家之路依然崎岖。

     但日本在物质现代化层面上是成功的。即便在制度现代化上,日本在战后也建立了一套现代国家制度。战后的日本民众,虽然由于精神现代化没有完成,依然对历史问题认识模糊,但却大都热爱和平,愿意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先进而保守,稳健而茫然。

     反观中国?中国又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三十多年来,曾经积弱贫穷的中国一跃而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过去三十多年中国靠的是生产要素和出口拉动,缺乏技术革命和创新;同时,中国还没有建立一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腐败一度盛行,人民继续没有信仰和敬畏……

     所以,才有了一些中国人内心分裂的一面:一方面痛恨日本,但另一面则又乐于到日本买大米、马桶盖和电饭煲。

     当展示分裂的前一面时,人们是在展示爱国情绪,但这种情绪却又被茫然所裹挟,更没有得到理性的升华;而当展示分裂的后一面时,人们是在展示对于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欣赏,以及对一个现代国家的由衷向往。

     其实,淳朴的爱国情怀和对现代国家的向往,根本就是不矛盾的。答案很简单:尽快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国家,使其充满现代国家的一切要素,其中包括高水准的工业化、公平合理的社会、廉洁有效的行政体制、独立可信的司法体系、世界前列的科技和军力、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度和监督度、人民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放心度和安全感。

     而当人们向这个方向迈进时,你会神奇地发现,中国人对日本的爱恨兼有的心态开始平衡了,能够比较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了。

     那时,中国游客完全不需要到日本买大米、马桶盖和电饭煲了,而日本人也不再那么“厌中”了,中日的人们可以互相欣赏和理性讨论,甚至对钓鱼岛的解决思路也不再那么执着了,而是有了另一层更符合现代性的、海阔天空般的境界。

     我希望,我描绘的这个时代不会太过遥远,就像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经济总量上迅速赶上西方一样。

     这个时代的来临,也许就从今天讨论“连大米和马桶盖都拼不过日本,还怎么拼回钓鱼岛?”开始。

     来源:联合早报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回复数字编号,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你在做谁的事?9.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11.急,因为弱者思维

     一起走向世界

     开拓视野

     回复关键字,查看中外管理全球行:

     1. 走,去硅谷看创新!

     关键字:gg,mg,qqx1,美国,硅谷

     2. 取经以色列:看弹丸之地如何成为“世界创新之源”

     关键字:以色列,全球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