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让我们祭扫一下“自然死亡”这件事
2015/4/5 中外管理杂志

    

    


     这个年头,自然的出生和自然的死亡,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谁也没法保证未来的自己能够“自然的死亡”。而清明节最需要祭扫的,也正是一种文化上的缺失——当晚辈和医生都认为自己有维系老人生命的义务时,有多少人在这种理直气壮的“责任感”中,考虑过病人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人类这种“不属于地球的物种”最大的悲哀,正是在丧失“自然的死亡”这个最基本、原本也最容易的能力。

     文/中外管理杂志执行主编 司空逸

     这个年头,自然的出生和自然的死亡,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最早意识到这一点时,笔者心里有些吃惊,原本很自然的事情,怎么会奢侈?但稍微论证一下,发现事实就是这么确凿和扫兴。

     就自然的出生而言,且不说几乎没有约束的打胎阻断了这种自然过程,就算让孩子出生,世界第一的剖宫产率,也让中国至少一半的小孩并非自然出生。甚至为孩子选“吉时”出生,也早不新鲜。

     自然出生越来越少,这并不难理解,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自然的死亡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正离我们远去的“自然死亡”

     感性上体验到这一点,缘于今年春节前一位长辈的去世。因为赶上春运,从接到正在抢救的消息到赶到所在城市,路上折腾了很长时间,但即使这样也没赶上老人最后一面。正在遗憾之际,听到关于老人去世前的种种情况,突然意识到一个更严重的事情——并不是当天赶没赶上的问题,而是老人本来在半个月前就应该去世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过于发达的时代,这种发达早已挑战了人的自然极限。就这位长辈而言,在去世的当天,家属为了等我们这些“娘家人”赶到,也让老人“见”娘家人一面,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里,已经完全在用仪器维持着生命。这种科技的神奇之处是,人本来已经该去世了,但机器却能帮人维持着生命体征,直到老人的亲属和医生都不落忍后,机器停转,“生命线”才立即拉成一条直线……

     这还只是去世当天那些让人揪心的不自然,实际上老人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到了该去世的时刻(去世前一个月已经住院抢救)。只是这时遇到了一个经典的中国式悖论——作为照看老人的晚辈和医生,总觉得有维系老人生命的义务,于是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而老人的反应如何?据说老人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给自己拔管子了,也意味着,老人这时已经决定放弃治疗,迎接自己的自然死亡。但医生能感觉到的是:老人在拒绝治疗。于是采用了一种把老人的手绑在病床上的办法,继续延续生命!

     在这么好的医疗条件下,这是我能听到的最原始和残酷的事情了。

     之所以想在清明节这天把这些残忍的事情拿出来祭扫一下,是因为这种残酷是极其普遍的,因为它是一种文化上的缺失——晚辈和医生都认为自己有维系老人生命的义务,但这种理直气壮的“责任感”中,恰恰缺失的是:病人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虽然安乐死在中国是违法的,但起码病人要求自己迎接“自然死亡”是没有问题的,自然的生命已经到此终结,再下去实质上只是靠机器维持而已。

     “自然的死亡”,是晚辈孝心与老人权利之间最好的平衡点。

     人最大的悲哀是丧失“自然死亡”能力

     还是把这个过于残酷的话题往远了拉一拉为好。有种科学界的说法笔者一直非常感兴趣——人类并不是地球上的物种。也就是说,虽然人类一直在不停地寻找外星人,但殊不知,自己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因为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在遵循两个自然生存法则。第一,能量节用法则,这也是鸟类的骨头进化成中空的原因。一切物种都在想办法用最少的能量消耗,创造最大的能效,如此才能生存。但人类的变化,已经在很多方面不用遵循这个基本的自然法则了,能量无论怎样摄取和消耗,都基本上不会影响自己的生存问题。第二,是能量循环法则。所有物种在死亡时,自己身体的能量都会顺着食物链,向其他物种传递。所以食物链就是个能量循环链条。但人类的特点是,已经跳出了这个能量链条,当人死亡时,其他物种敢来循环下试试?人类面前已经没有任何传统意义的天敌。

     这意味着,虽然是“物竞天择”,但人作为万物的灵长,事实上已经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天”的地位。也就是让自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获得了超脱自然的力量。

     但“不属于地球”的物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自然的漠视。人们有时候就像一个拿着“核按钮”玩耍的小孩——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超脱自然的力量之后,到底有没有能力驾驭这种力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其中最大的悲哀,正是人们在丧失“自然的死亡”这个最基本、原本也最容易的能力。因为纠结了太多的情感,“自然死亡”的难度要远大于“自然的出生”。

     可以说,谁也没法保证未来的自己能够“自然的死亡”。

     因此,“自然的死亡”也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所以,当听到“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这种豪言壮语时(也包括来自心里的这种声音),想一想,这征求病人的意见了吗?或者尊重病人生命的自然过程了吗?

     如果这是一份奢侈,那么,让更多的人享受这份奢侈吧。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9. 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10.急,因为弱者思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