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走进核反应堆的“少尉”
2015/4/21 中外管理杂志

——使命是最好的催化剂
哲理的故事:
1951年,加拿大乔克河附近一座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相关负责人赶到现场时,核反应堆已经开始熔毁。如果不能立即拆除核反应堆,上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当时机器人还无法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必须有人钻进核反应堆内部去拆除。
事情迫在眉睫,核电站负责人立刻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求助,他们马上派出一名受过专门训练的海军少尉前去支援。少尉火速赶到现场,投入“战斗”。他与专家们研究了核反应堆模型后,开始进行拆除演练。拆除分四个步骤,每一步都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不能耽搁一秒。而且,所有步骤都必须准确无误,哪怕拧错一个螺丝,后果都不堪设想。
演练结束后,少尉穿上防护衣,镇定地走进反应堆,开始工作。整个过程,他受到的辐射量是常人一年最大辐射准许量的总和。很多人都以为少尉难以生还,只能在心中祈祷他能坚持6分钟,完成拆除任务。
幸运的是,少尉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活了下来。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还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吉米?卡特。回忆往事,卡特自豪地说:“当你要完成的任务与上万人的性命相连时,你就没有失败的机会。而明确自己的责任,就会有勇气跨越困难。”
故事的哲理:
从让能人成为英雄或领袖的,已经不再是他的资源与能力,而是切实的使命感。作为一个组织,你能赋予多少干部以切实的使命感,决定你能够创造出多少领导力。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只要你敢浮出水面
我们必将赤诚相待
通过微信回复拍摄的名片,即可获赠一年的《中外管理》杂志PDF版,及《王者的顿悟》等《中外管理》原创图书PDF版
微信回复:手机拍摄名片并发送图片
操作方式:公众号底部留言处,点击最右边的“+”号,选择“拍摄”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