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之困并无明显好转
2015/5/13 中外管理杂志

    

     温州金改的初衷是要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小微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但经过三年的改革,这些问题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虽然政府和金融业采取了很多措施,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显著的改善,“两链”(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依然严重困扰企业。

     文/国彦兵

     温州金改“新12条”,能挽救温州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吗?

     继2012年温州首次提出金融改革之后,2015年3月底,温州市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在温州发布了金融改革“新12条”。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12条意见中,首次提出将设立区域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这也意味着温州或是首个提出设立“坏账银行”的市级政府。

     实体经济之困并无明显好转

     三年前,当初国务院批准的12条金改任务已经有11条取得突破。如首家民营银行落地、首个地级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立、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设立等等。但是从总体来看,与当初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并且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三险”(企业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问题等,这是温州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温州金改的初衷是要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小微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但经过三年的改革,这些问题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虽然政府和金融业采取了很多措施,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显著的改善,“两链”(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依然严重困扰企业。

     由于成本上升、市场变化及企业自身经营问题,很多企业甚至有的整个行业陷入困境,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温州800亿的民间资本也还没有真正找到出路,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效果不佳,登记的民间资本只占民间资本总量的1/10左右。

     金融机构现危机爆发隐忧

     温州自2011年开始的区域性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深化,并且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经过治理,民间借贷形势已经开始好转。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正在不断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危机爆发前。另一方面,与民间借贷案件下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法人的金融案件显现了急剧上升的趋势——2014年温州各级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同比上升了64.78%,结案数为13215件。立案、结案数直追民间借贷,而且金额也已远远超过民间借贷。

     这表明,在民间借贷危机尚未平息的情况下,涉及金融机构的危机已经爆发,温州的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好转或得到控制,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良贷款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温州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很低,2011年6月末仅为0.37%,为全国同级城市最低水平,但危机爆发后不良贷款率马上激增,到2013年末增至4.41%,而2014年4月末已升至4.69%,为全国最高水平。

     从2014年5月份温州的不良借款率开始下降,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不良贷款余额比去年年初减少1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27个百分点,为4.14%,虽然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但仍未实现4%的目标,为全国商业银行2014年不良贷款率1.29%的3.21倍,温州金融风险的形势依然严峻。

     同时金融风险与企业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又交织在了一起,使问题更加严重和复杂。金融风险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好转,而实体经济好转又与金融支持分不开,依靠抽贷、停贷、压贷的方式化解不良贷款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损害的是实体经济,银行也没办法独善其身。

     本质上,温州金改“新12条”为温州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但如何适应新常态下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如何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将是温州金融改革面临的一道艰巨的任务。

     (本文作者系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特约编辑:周颖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只要你敢浮出水面

     我们必将赤诚相待

     通过微信回复拍摄的名片,即可获赠一年的《中外管理》杂志PDF版,及《王者的顿悟》等《中外管理》原创图书PDF版

     微信回复:手机拍摄名片并发送图片

     操作方式:公众号底部留言处,点击最右边的“+”号,选择“拍摄”

     中外管理标杆企业游学

     ——指尖上的工厂:沈阳机床教您如何转型

     参会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高层管理者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已到了生死时刻,企业家如何应对?

     工业4.0的转型翘楚,为什么是沈阳机床?

     2015年制造业企业最值得期待的实践分享 !

     活动议程

     时间:2015年6月5日—6日(周五-周六)

     6月5日(周五)

     9:00—9:05开幕致辞《中外管理》总编杨光

     9:05—9:45主题演讲:系统创新迎战互联网时代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 关锡友

     9:45—10:15互动问答 主持人:中外管理业务顾问 穆胜

     10:15-10:55主题演讲: 从德国工业4.0看中国制造

     葛兴福?merS.Ganiyusufoglu博士(德)

     10:55-11:25互动问答

     11:25—12:00参观考察

     13:30—14:10主题演讲:i5核心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设

     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副总经理 黄云鹰

     14:10—14:25互动问答

     14:25—15:05主题演讲:由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沈阳机床unis公司副总经理 马少妍

     15:05—15:20互动问答

     15:20—15:30茶歇

     15:30—17:00分组讨论

     各组组长:关锡友、葛兴福、黄云鹰、马少妍

     主持人:穆胜

     6月6日9:00—17:00 传统制造业转型MINI私董会(限20人参加)

     企业家教练:沈阳机床董事长 关锡友

     专家教练:中外管理私董教练 穆胜

     制造业企业家,20人

     中外管理私董会

     中外管理私董会采用的是双教练模式,即实干的企业家和理论专家双双搭配,同时采用专题式研讨。用专家教练、企业家教练、后台研发团队的知识,堆出一个充满宝藏的道场!本期特别邀请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作为企业家教练参与传统制造业转型专题研讨,与私董伙伴面对面答疑解惑。

     日程

     08:30~08:40 《中外管理》总编杨光致欢迎辞、向关锡友董事长颁发企业家教练证书

     08:40~08:50 穆胜教练介绍私董会讨论规则

     08:50~09:10 各位私董会会员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09:10~09:20 穆胜教练讲解保密协议、私董会成员签订保密协议

     09:20~09:35 选出本期活动的“问题所有者”

     09:35~10:35 问题探究(阐述-发问-澄清问题-建议)

     10:35~10:50 问题澄清(教练发问引导)

     10:50~12:00 互动讨论

     12:00~14:00 午餐

     14:00~15:30 世界咖啡(World Cafe)讨论,分成三组循环讨论

     15:30~15:45 各组组长进行方案宣讲

     15:45~16:00 “问题所有者”阐述修正后的行动计划,绕场致谢

     16:00~17:00 互动讨论,专家教练总结。

     参会须知

     住宿费用:420元/天

     游学费用:3000 元/人,限额80人(包括会议费、资料费、餐费等)

     私董会费用:5800元/人,限额20人

     联系人:郭杨,88231974 13911086444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