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指尖上的工厂”沈阳机床
2015/6/8 中外管理杂志

    

     ——“企业转型标杆游学”第一站沈阳机床

     文/《中外管理》记者 朱丽

    

     参加企业转型标杆游学的企业家合影

     互联网时代,企业最痛苦的不是转型有多么艰难和曲折,而是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眼下,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已经到了生死时刻,那么企业该如何应对?

     非常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当工业4.0还是业界争相讨论的新名词时,国内机床行业老大——沈阳机床,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制造业颠覆性和震憾性的实践,奔走在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征程上了。

     2014年2月,沈阳机床将其研发历时5年,耗资超过11亿元的开创性产品——i5系列智能机床率先在全球首发,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范本。

     2015年3月,沈阳机床又将基于i5智能机床的“i平台、云制造”智能系统推向全世界,将设计、制造、服务、供应链、用户集成到云端,形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在线服务+金融+大数据+再制造+伙伴的发展架构。毫无疑问,从核心技术研发到生产方式转变,再到商业模式创新,沈阳机床正在进行全新的突破与转型。

     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生机所在,升级方向所指!

     然而,工业4.0的转型翘楚,为什么是沈阳机床?这个疑问,也是《中外管理》此次“中国企业转型标杆考察游学活动”最迫切想要探究的。将“游学”第一站选择在沈阳机床,正基于此考虑。

     2015年6月5-6日,《中外管理》杂志带领60人的企业家考察团,深入这家雄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先行者——沈阳机床,从理念上、模式上、实践成果上,探访其最有借鉴意义的思路与经验,作为广大企业转型新的标杆。

     我们看看“指尖上的工厂”是如何做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借鉴到什么。

    

     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做精彩演讲

     开启“按需生产”模式

     在很多人眼里,机床行业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实则不然。

     沈阳机床转型的重要推动者、见证者,来自德国的专家葛兴福博士认为,机床就是用来生产各种基础需求产品的母机,只要有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就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需求就有机床的存在。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全球的国际化变得更为迅猛的同时,也将经济带入数字化的阶段,或者即将是我们面对的工业4.0的阶段。”他说,在工业4.0框架下,制造企业必须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过去赖以生存的机床可能只是未来机床企业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一个小小支撑点。

     葛兴福指出,未来的经济是服务型经济,客户不再会按照你的生产来进行消费,而你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目前制造企业的做法是,每年年初做一个生产计划,不断跟踪考察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是否得到实现。但未来可能是,市场去告诉你何种产品生产多少个,什么时候投放到市场。

     正是按照客户转变、客户需求去生产,需要非常灵活、非常及时地反馈信息,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和云端技术带来巨大改变的原因。

     面对未来的经济模式,企业如何使自己走向成功?一个重点就是,要深刻理解客户需求背后的原因。比如乔布斯实现了人类对信息来源的需求。那么,企业就要创造这种需求,按照客户的行为方式去定义新的需求,定义好这种需求之后,就要针对你的服务去提供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沈阳机床是怎么做的呢?在明确未来很多新兴国家对于工业化和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大后,这家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大型国企,面向未来的市场,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产品,也要像智能手机那样,通过手机可操控机床、实时互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维护也非常容易。

     未来,沈阳机床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平台,使人机之间的交互得以实现,尤其是客户或者作为机床生产商来讲,可以时时在各地对于机床的运用或者运作进行监控,使操作信息或者加工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当然,也是一场空前的创新。

     这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2013年8月,习近平到沈阳机床考察,当时在现场说了一句话: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

     事实上,这个让关锡友无比兴奋的i5智能系统,拥有目前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目的是打造对于覆盖机床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落地。

     据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产品经理邓庆野介绍,这个智能化首先体现在操作上。由于数控系统是触摸屏的,对所有使用的用户做了智能分析,实现一键直达,基本上用户只要按钮两次,就可以达到他所想要的功能,那些数据对于用户来说是他想要感知的或者他更关心的,都会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

     其次是编程智能化。对于数控机床来说,最主要的是加工零件,对用户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加工产品,怎么来加工,靠编写加工程序,i5智能系统做了一个编程智能化,将专家系统嵌入到数控机床当中。比如:如果在办公室用CAD做一个图形,可以利用网络和U盘直接传到数控机床上,可以直接在上面生成加工程序。

     再者是服务智能化。针对每一款i5智能机床进行专机定制的服务,每个机床配置不一样,服务解决方案也是有差别的,根据产品深度定制的图形方案,一般的操作工程师拿着机床基本解决大部分发生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远程诊断的功能,将机床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沈阳机床的远程专家可以在沈阳,也可以在上海,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的机床就可以进行远程诊断、维护和修复。

     此外还有管理智能化,在沈阳机床的车间里,未来要打造SESOL管理系统,围绕整个用户需求真正为他们所想,而且做到更加智能,更加简单快捷,同时可能还要代替一部分人力。现在,已经能够把所有机床连在一起,给车间管理带来极大方便。而这些功能能够实现,是基于i5核心技术的突破所带来的。

     “i5要做的就是改变世界的生产方式。”邓庆野说。将来,如何与客户更加紧密地结合,进行行业定制,真正想客户之所想,根据客户需求,给他做很多既方便又好用又快速落地的产品,是沈阳机床下的更大的一步棋。

    

     参观沈阳机床智能化车间

     打造服务用户的能力

     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有两个问题被沈阳机床UNIS公司副总经理马少妍认为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一个是面向市场,服务用户能力的问题;二是聚集社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用户的能力。

     这两个核心能力,无外乎都是要围绕着用户来进行一切创新的原点。

     在马少妍看来,从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商的时候,意味着你所有的资源配置,是不是向用户倾斜,有多少精力放在用户身上。说白了,就是你能不能时时刻刻伴随在用户身边。这是一个值得传统制造业深思的问题。

     因为过去,机床哪个时间段出现问题并不知道,或者所有的服务都是基于被动服务的。“其实是沈阳机床把用户丢弃了,远离了用户,我们没有关心我们的机床在用户那里使用的情况。”马少妍坦言。

     为此,沈阳机床花血本,在制造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组织——叫UNIS,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联合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伴随式服务。在此过程中,要求员工为用户做好服务的宗旨只有两个字:利他。对于市场前沿的信息反馈,意味着从此所有的员工不再听领导的了,而是要听用户的。

     沈阳机床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以后,其实UNIS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与能力。

     以往,传统机床行业的做法是,将产品卖给客户,至于客户怎么加工,厂商似乎没有关注到。但现在不能这样做了。

     “现在我们是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户在购买我们产品的时候,不仅有机床产品,同时工装、卡具,整个加工节拍是一个完整的方案,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马少妍描述,在机床使用的过程当中,沈阳机床还提供“陪产服务”以及备件服务,甚至用户用了产品三到五年后,要进行升级,老的产品可以由沈阳机床以半价回收。

     为此,沈阳机床还成立了一个再制造事业部,职能是从市场前端回收过来的旧机床,通过i5技术,让它“焕发青春”,这个恰恰是沈阳机床i5技术所能发挥的独有优势。

     有独特的产品固然不错,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能把你这个产品作为一个引爆点,从而把最好的产品迅速推向市场,迅速让用户得以感知、接受,我们想来想去,必须要颠覆自己。”马少妍说。从针对用户的交易方式上,沈阳机床进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我颠覆:就是不再做传统的机床买卖了,而是开创一种全新的“按时间、按工件、按价值分享”的U2U模式。

     通俗一点,就是“不开机不付费”,一旦开机,U2U实现的就是在i5这个智能系统中,使供应链伙伴都会分享到用户不停机所产生的价值。

     U2U模式在深层次上,它所改变的是什么?应该说它改变的是一个生产关系。“我们要把操作工变成老板,或者变成资产的拥有者,他带着资产来给你干活。一旦他变成老板以后就有独立自主权,有创造的欲望,有用好资产为他创造价值的愿望。”马少妍说。

     这种颠覆性的模式变革,显然是要建立一个共生的生态体系,从而实现基于商业信用的价值创造与分享。

     转型到底该怎么转?在工业4.0热潮的推动下,对于制造业来说,尽管创新的空间无限大,但很多企业仍备感迷茫。不过,当由《中外管理》组织的这场为期两天的“企业转型游学标杆”沈阳机床之行后,这种迷茫开始变为振奋!

     商业变革势在必行。不作不死!

     借用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的话,“机床行业应该是最传统最古老的行业,既然我们能这样做,我想大家都能!”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

     2015年6月27日-28日,《中外管理》、苏宁云商共同举办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现场将有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顾问还将就人力资源最热门、HR最困惑的话题,为300多名人力资源从业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洞察人力资源业的未来趋势。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

     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