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联系,正颠覆一切看得见的隔膜
2015/6/19 中外管理杂志

    

     文/杨光

     当“跨界” 成为中国企业界和商学院课堂上的口头禅时,其实我们一定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跨界”和“多元化”,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去年,我们《中外管理》杂志曾做封面文章加以解读剖析。但近一段我在和不少企业家们交流当中,发现这一问题远没有被大家广泛厘清。而这一问题,对于重压下急于脱困的中国企业家们,真的太重要的。我学识肤浅,只能借此阐释我自己的管窥之见。

     有些当下的时髦问题,如果视野足够宽广的话,会发现其实它并不时髦。而是早已有之,抑或者在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早已呈现。

     霸王龙是由谁变来的?

     比如在古生物学。

     随着《侏罗纪世界》的热播,恐龙再次成为社会娱乐的热点。而我对恐龙的浓厚兴趣与研究,则可以追溯到我刚上小学时。那时斯皮尔伯格的兴趣还在外星人身上,而非复活的恐龙。是啊,那时的恐龙,绝对是无人问津的超级冷门,绝无今天的商业化普及,以至于幼小的我只能去新华书店买枯燥艰涩的恐龙学术专著。面对如此违和的场面,以至那位书店店员坚持不肯卖给我!

     到了1990年代,当社会大众疯狂沉迷于恐龙在电影里招摇过市时,古生物学界正在发生重大的颠覆性变化。

     以往,古生物学是一直秉承林奈创造的分类法的。其实很直观,比如:这种恐龙头上长着角,那么就和其他头上长角的分在一起;那种恐龙脖子很长,就把它和其他长脖子划成一类;另一种恐龙长得粗壮凶猛,就可以断定它和其他同样粗壮凶猛的恐龙有亲密血缘。不是吗?连孩子们都很熟悉的角龙、剑龙、梁龙、霸王龙(也译作暴龙),都是这么一望而知地命名而分类的。

     但是,这一切都已被颠覆。比如说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霸王龙,传统的看法是它由侏罗纪的大型肉食性恐龙(比如跃龙,也译作异特龙)一脉相承演变而来的,只是身材长相越来越威猛,到了霸王龙达到了酷毙的顶峰,然后突然灭绝。在自然科学博物馆里的恐龙演化图上,这种基于渐变而线性的传统逻辑随处可见。

     然而,今天的年轻恐龙学家们却告诉你:不,不是这样!霸王龙并不是由跃龙变来的!它并不是跃龙的放大版!更错愕的是,他们告诉你:霸王龙,是由一种身材很小,也很苗条的原始食肉恐龙,在进入白垩纪后,突然变大、变粗壮后出现的!

     难以置信吗?可是新一代恐龙学家言之凿凿。他们的疯狂,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传统的分类,他们发现真正决定恐龙血脉关系的,并不是那些外在可见的显性特征,而是内在看不见的微观特征乃至基因!他们不再单靠肉眼来研究庞大的恐龙,反而在用显微镜!他们在用新锐的分子生物学视角,来看待那些沉睡了上亿年的石头!于是,有“龙王”之称的著名恐龙研究前辈董枝明老师(附带一句,我那本学术专著就是他写的),曾在20年前对我说:“现在年轻一代们所做的恐龙分类,我已经看不懂了。”

     是的,看待事物的标准变了,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就会变。而随着看待事物不断透过表象,我们才更能参透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跨界。

     让行业见鬼去吧!

     时空穿越20年,不仅恐龙,21世纪的企业或者说各行各业,也正在如此。这就是跨界。

     如今企业界初次寒暄,仍习惯问:“您的企业是做什么行业的?”不久的未来,这将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企业的竞争力或说核心特征,已不再由我们一望而知的外在“行业”来决定。

     比如说,富士公司是做什么的?如按传统分类思维,我们会说是做胶片的。但当柯达倒下时,富士反而焕发了新生,却并不是因为富士胶片可以PK数字技术。今天,富士以“艾诗缇”的新品牌已经变成做高端化妆品公司了,并一举超越了著名的SKⅡ!这绝不是多元化,而是一次标准的跨界!因为胶片与化妆品,在貌似天壤之别时,其实内在有着两个共同的关联,那就是:胶原蛋白技术,和抗氧化技术。当这些核心技术在夕阳下的胶片市场无所作为时,却可以从“水面”下转移到几乎永远朝阳的化妆品市场,并大显神威(详见本刊上一期“新思维”栏目)。

     所以说,多元化是在用另一种能力或资源做另一件事,而跨界是用同一种能力或资源加以转移,做看似完全不同的事。当然,跨界的前提,是你要先拥有这种独到的能力和资源。

     不然,依然难逃恐龙的命运。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想学习苏宁人力管理的先进经验吗,敬请关注在苏宁云商举办的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6月27日,盛大开启!

     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

     2015年6月27日-28日,《中外管理》、苏宁云商将在南京共同举办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现场将有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顾问还将就人力资源最热门、HR最困惑的话题,为300多名人力资源从业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洞察人力资源业的未来趋势。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只要你敢浮出水面

     我们必将赤诚相待

     通过微信回复拍摄的名片,我们将随机抽取10个名额免费参加2015第九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论坛

     微信回复:手机拍摄名片并发送图片

     操作方式:公众号底部留言处,点击最右边的“+”号,选择“拍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