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营销:未来的营销利器
2015/6/27 中外管理杂志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越来越成为主流,如果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族群,便无法掌握真正的用户。

     文/本刊记者 朱丽

     “未来3-5年将复制100家小米。”业界惊讶之余,雷军的野心不无彰显。

     理论上,小米的复制性扩张完全有理由实现。

     早在2010年公司成立之初,雷军就找到了一个打造手机的“原点精神”,将小米定位于“为发烧友而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并成为开创“粉丝经济”的最佳实践者。时至今日,小米还兴冲冲地向地产、汽车、家居家电等更多传统领域跨界,甚至连装修都开始涉足。

     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发烧友”,小米只需将产品做到真正满足发烧友的需求,并做到极致,就能够在上述领域纵横驰骋。其背后的逻辑,在析易国际联合创始人曹夏菁看来,小米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族群——他们对小米产品及其价值观、精神文化产生足够的忠诚。当它做任何一个行业,这些忠实的族群都会狂热地去追随。

     以往,传统企业所苦心搜寻的“目标客户群”,在今天的商界被异化为“族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不能跟用户的兴趣、爱好及价值观形成共鸣,将决定着你能不能找到这群人。”曹夏菁对《中外管理》说。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越来越成为主流,如果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族群,便无法掌握真正的用户。基于族群的营销,将是未来营销的利器!

     基于强关系的信任

     2014年,国内知名众筹平台八八众筹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集结出版了《风口》一书,这就是众筹出版。

     事实上,该书尚未出版之际,就已经吸引了300多位国内企业领袖、投资大佬、媒体人的参与,每人投资1万元以上,作为本书的联合发起人。预订量超过6万册。而短短40天时间,仅在微信朋友圈就创下了400多万元的众筹纪录。

     “众筹的本质是筹人,特别是在目前中国信用缺失的商业环境下,还必须是具备强关系的人,才容易建立起信任感。”曹夏菁说。

     怎么形成“强关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连接工具,使得“族群”成为当下日渐流行的一个特殊组织。我们常说的铁杆粉丝、小米的发烧友以及一些高级俱乐部中的VIP会员组织,本质上都是不同族群。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观。企业若主动契合他们,营销必然事半功倍。

     拿这两年红火的褚橙来说,大家为什么去追捧它,并不是因为它好吃得不得了,而是其被赋予“人格化”之后,消费者购买的是一种励志精神,而不仅仅是橙子。尤其是在80、90后对品牌意识越来越弱化的趋势下,什么样的产品跟他产生共鸣,能够体现他的一种精神、情感和价值观,他就会更加追随哪种产品!

     在此过程中,企业若能够和自己有强关系的一群人建立起目标认同感,实际上等于是在构建信任关系。

     “按照我们中国的文化即圈子文化来说,圈子文化里面容易产生信任,圈子文化‘泛滥’、扩充,就变成了族群文化,或者社群文化。”八八众筹创始人何坊谈及信任,这样对《中外管理》说。

     未来属于族群创造

     互联网创造了传统产业的新价值体系。

     在这种商业氛围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也必然发生重大改变:即由原来以目标消费者为中心变成与族群“合谋创造”。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一切行为的核心出发点,都将是族群,而不再仅仅按照传统的人口统计学的参照标准即地域、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来锁定目标消费者。”何坊说。

     没错!想要离消费者更近,就得让他们参与到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中。

     雕爷牛腩,作为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外行”,号称打造“互联网餐厅”,仅仅凭借12道菜,在开业初两个月就受到了大量顾客追捧。取得如此成效的关键,就是邀请顾客直接对菜品提意见,参与到菜品的改良中。

     就像创始人雕爷说的:“如果我们的顾客认为某一道菜不好吃,那么这道菜很快就会在菜单上消失。”而雕爷牛腩之所以每个月都会更新菜单,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声音。

     对于正在焦虑的传统企业,如果真正明白了——产品研发思路应该是扔掉陈旧的调查报告,直接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与族群共同创造,并在此过程中持续地与他们形成互动、共鸣和认同感,或许不至于为转型找不到出口而寝食难安了。

     “这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精髓,与传统B2C模式中,企业绞尽脑汁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方式完全相反。”何坊如是说。

     “涟漪模式”的传播

     以往,很多传统企业的普遍营销逻辑是,靠打广告赌未来。

     这种粗暴的营销手段,纵然可以一时为快,但事实上,投放广告需要花费高昂成本,对人群的定位不但不精准,而且最终能够形成持续消费或者有忠诚度的人,也就那么一小撮而已。

     “你花的钱是做知名度的成本,可能有2万人知道了你,但最终获得忠诚度的可能只有200人,而你相当于用2万个人的成本去做了200个人的事。”曹夏菁举例说。

     为何不先找到一批容易触及到的“原点人群”,再逐渐往外扩散,建立一个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匹配的族群呢?

     以上述八八众筹出版的《风口》一书为例。先在微信群里,和自己有强关系的朋友中发出参与众筹图书的邀请,筛选出第一批知名的具有高势能的投资人和媒体人,以及企业领域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作为最初的“原点人群”,通过这些人来影响、带动周边的人,形成示范效应。

     “就像往水里扔下一块石头,会一圈一圈地扩散。而石头打下去的第一圈,就相当于锁定了最核心的人群,我们称之为‘原点人群’。”这种形式被曹夏菁形象地称为“涟漪模式”。第一波“原点人群”被吸纳后,通过建立大家共同的目标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群体能量,通常能够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

     未来,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不可忽视族群的力量。甚至有人说,一个中等规模的族群足以支撑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利基市场。也许,这可以成为传统企业营销突破的“风口”。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想学习苏宁人力管理的先进经验吗,敬请关注在苏宁云商举办的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6月27日,盛大开启!

     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

     2015年6月27日-28日,《中外管理》、苏宁云商将在南京共同举办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现场将有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顾问还将就人力资源最热门、HR最困惑的话题,为300多名人力资源从业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洞察人力资源业的未来趋势。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苏宁云商商业评论二维码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