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培养接班人,向来是不成功的
2015/7/1 中外管理杂志
中国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问题一直为坊间津津乐道。也有人向我提出这样的假设:万一万科不行了,你会出马吗?
对万科来说,王石的作用没有公众想象的那么大。我和郁亮的分工是:我关心不确定的事情,他来关心确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很多不确定的事情,郁亮的团队也在关心。万科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整个团队经历了各种考验,骨干、中层以上的干部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对他们非常钦佩。
我不培养接班人,因为把传承对象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是有很大风险的。我在1999年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时曾总结:我给万科留下了什么?
我选择了一个行业,建立了一套制度,培养了一个团队,树立了一个品牌。万科培养的是团队,建设的是制度,而不单单是一两个接班人。第一把手当然重要,假如实践证明接班不胜任,但有制度保障,纠错换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制度建设比培养接班人更靠谱。
如何考虑接班人呢?第一,因为这个企业增长太快了,本身还带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要是这个时候来个“空降”,调一个管过大企业并且很规范的人来当总经理,他的理念和增长很快的企业是不相称的。所以接班的这个人肯定是从本企业中产生,而且这个人一定不是刚来不久的,一定是做过一段时间的。第二,从业务能力、智商和情商上看,我觉得情商更重要,如进行社会资源的整合,对人的包容和对人的使用。
总体来说,企业的传承是靠文化,而不是靠血缘。第一代老板的机遇来自于五湖四海,时值第二代,已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平台。中国企业能不能壮大,中国民营企业能不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水平。中国不缺企业家,缺乏的是具有足够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职业经理人。
摘编自《东方企业家》(王石)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