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沉痛悼念中外管理杂志顾问成思危先生
2015/7/13 中外管理杂志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于北京时间7月12日与世长辞,享年80岁。成老先生心胸博大、智慧卓绝、平易近人,一代大师星辰陨落。成思危先生是《中外管理》杂志顾问、编委会会长、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名誉主席,曾多次指导杂志发展方向,并多次出席《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做基调演讲,给予我们支持与肯定,我们心怀感激。在此沉痛悼念,愿先生一路走好!

     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是成老生前出席及演讲次数最多的论坛。他曾说,只要中央开会不要求他坐在主席台上,他就一定会来恳谈会,和企业家们交交心。

     我们梳理了成老近几年在“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发表的观点,哲人已逝,风骨长存!

    

     第2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2011年11月5日-7日,主题:新20年·新市场经济)

     成思危:对《中外管理》杂志寄予殷切希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能够应《中外管理》杂志社的邀请,出席今天的晚宴。我首先要向《中外管理》创办者们和参与《中外管理》杂志的员工、顾问和各方面支持《中外管理》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和杨沛霆先生是1997年在香港开会的时候见面的,因为当时兼任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部的主任,比较关注管理方面的杂志。当时我就跟他说,《中外管理》杂志有它的特点,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市场化,这些年来,他们确实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中国管理水平,使中国管理水平好的企业、好的经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记得他们在介绍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的思想,在介绍企业流程再造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介绍日本的管理思想方面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记得有一次,他们把四个著名的咨询企业聚集在一起谈咨询企业的发展,所以他们在国际化方面确实是把国外的很多很好的管理经验带到了国内,使得我们企业界的同仁们大开眼界。

     另一方面,他们办刊的过程里头,坚决遵循着市场化的方向,刚才介绍了。我想说一点,当年杨沛霆找我,希望这个杂志通过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挂靠,我当时表示坚决支持,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进一步走企业化的道路,应该说现在《中外管理》企业化这条道路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我觉得是他们不断坚持市场理念的结果。这些年来他们坚持举办官产学恳谈会,实际上是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袁老是每届几乎都参加,我也参加了不少届,这个平台的搭建对于沟通政府、学术界和企业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界的努力,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希望,没有好的企业,中国经济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而好的企业里头有不少很好的管理经验。中国管理应该说创造了很多结合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和经验,但是我们缺乏的是把它提升到理论方面,构建中国真正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这个是需要我们大家进一步努力的。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加上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再加上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三者结合,我们才能够真正使得中国管理在世界管理之林里树立一个我们自己的有特色的流派,所以我希望《中外管理》在今后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的道路,刊物越办越好。

     我的讲话到此为止,再一次表示衷心地祝贺,并对《中外管理》杂志寄予殷切的希望。谢谢大家!

    

     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2013年11月2日-4日,主题:新政新局)

     成思危:一个论坛能坚持22年,确实不容易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是第22届中外管理论坛,回想起来当年我参加的时候,当时还不到60岁,现在都快80了。一个论坛能坚持22年,确实是不容易。现在我们面临7的时代的时候,企业究竟该怎么办?我们探讨。首先我们理解什么是7的时代,当然从数字上来看很简单,就是经济增长率是7到7.9%,这叫7的时代。

     但是7的时代怎么形成的呢?国际、国内因素,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受了最近一次经济危机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外需还是比较低,这对我们的外贸肯定有影响。另外一个,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我们快,所以我们出口货物遇到反倾销就比较多,像最近光伏产业要80%、90%,现在在美国欧洲都遇到双反的问题,所以贸易摩擦增加。

     第三就是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所谓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低利率,所以美国是0到0.25,欧洲和英国都是0.5,日本是0到0.1,这样的低利率,大量的货币发行,对我们也形成一个压力。我们要提高利率,这个热钱就会往这儿走,进行投机,无风险套利。我们也搞低利率,就会造成老百姓财富,银行存款缩水,同时也会造成过度的投资。最后发达国家搞去杠杆化,它的办法一个是鼓励国外企业回去,一个就是减少对国外的投资,所以从这几点来说都是对我们有不利的影响。

     我们自己内部的因素,我们往往靠大量的投资和大量的外贸出口来拉动经济,但是这个模式看来是不可持续的。2009年搞了四万亿的所谓刺激政策,从当时来看有必要,我们研究过,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可能增长只有2.4,但是由于有了这个政策,增长达到了9.2,但是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有了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负面的影响。本来我们说四万亿是分三年投的,政府来说只投一万一千八百亿,08年一千八亿,09年五千亿,2010年五千亿,结果光是09年一年,银行贷款增加了9.6万亿,加上政府的五千亿,就超过了十万亿,这十万亿货币到了市场上是什么情况,大家可以想像。当年投资过度,当年GDP是33.5万亿,投资占了22.5万亿,将近2/3。所以在9.2里头,光投资的贡献就是8.7,消费的贡献是4.0,外贸的贡献是负的3.5,这么构成的。

     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货币供应造成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第一是产能过剩,24个产业部门,21个产能过剩。第二就是库存积压,不少企业库存积压。第三就是投资效益降低,第四就是环保问题的增多,那么大量货币投放造成的问题,当然一个通货膨胀的威胁,2011年通货膨胀率达到5.4,是最高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地方债务迅速增加,地方债务根据前年和去年的数据,大概都是10.7万亿。今年中央又去审查、检查,现在还没公布,但是根据财政部朱光耀说的,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增加。我曾经在09年10月份讲过,美国次贷是把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中国的次贷是把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政府,有1/3的地方政府现在看来没有还款能力,所以将来造成的危机,可能是中央政府要承担,最坏的情况通过通货膨胀来稀释债务。所以当时我也问过地方官员,我说你们怎么借钱怎么不考虑还呢?他说当时银行追着我们,让我们借钱,只要提个项目就借钱,我们想不借是傻子,这种情况造成地方债务迅速增加。

     再一个是资产的泡沫,因为09年那一年,汽车的销售增加43%点几,住房销售增加42%点几,这样快的情况,所以造成了房价的上涨。大家想想这几年中央处理这些问题,治理过剩产能,清理地方债务,抑制通货膨胀,都是在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光主要依靠投资和依靠外贸来拉动经济了,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所以现在7%是由于国外、国内的因素,导致我们经济增长放缓。从前年的9.2到去年的7.7,到今年一季度的7.7,二季度的7.5,当然三季度又上升回去一点。这个7的时代意味着什么?

     第一就意味着我们经济增长从高速进入了中高速阶段,我们可以说10以上算是高速,5左右是中速,2以下是低速,发达国家现在除了美国稍微超过2以外,其他的差不多在2以下,就是低速,我们7.9算中高速。那么经济增长快了以后,就业率会增加,但是通货膨胀率也会增加,因为增加了人们的工资总量多了,要更多消费,货物供应没跟上,通货膨胀就出现,这是正常情况。增长率下降,就业率就会下降,通货膨胀率也会适当下降,大家可以看到,现在通货膨胀率相对于2011年9.2的增长来看,那是相当多的。增长率7左右,通货膨胀能维持在3左右,这是正常的情况。

     当然也有两种所谓特殊情况,一种就是经济增长率快,而通货膨胀率低,这当然是很好的,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个别年份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再一种更糟的,就是经济增长率低,而通货膨胀率高,这叫滞胀,这是有威胁的。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正常的情况下,这是经济增长在7.5左右,通货膨胀率3左右,这样温和的通货膨胀和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大概都是这个情况。但是要是这个情况,当然三中全会还没开,我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决策。但从我个人估计,一个是我们一定要挤掉水分,GDP的水分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叫做有害GDP,一个豆腐渣工程垮了,建的时候有GDP,垮了重建还有GDP,但是有害的GDP。第二种叫无效的GDP,一个工程建好以后,从建的过程里有GDP,建完以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投产,那就不能再产生GDP了,那是无效的。再一种就是低效的GDP,过于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后不但不能发挥效益,政府还要补贴。

     像这种情况。所以我想我们7时代的GDP首先是一个扎扎实实的GDP,所以我曾经讲过,我们宁愿要一个扎扎实实的7%,也不要一个带水分的9%。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实现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我也讲过了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是从过度依靠投资和外贸,转向更多的依靠消费,但是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你要转向依靠消费,首先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让大家有能力消费。第二要有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敢于消费,第三要不断生产新的产品,让大家愿意消费。像文革时期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那算什么?不算什么。所以要有新的消费增长点,不然还是把钱存在银行。

     第二要从外延性的增长转向内延性的增长,这就需要投资,这是一个必要的。要建一个新装置可以产生GDP,可以增加就业,可是提高不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不了每个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这样就没法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我们的工业从业人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亿,创造的增加值是22万亿,也就是平均每人创造11万的增加值,把计价都扣掉,每人创造11万社会财富,这11万政府税收有一个,企业拿一块,个人拿一块,拿到个人手里也就三四万,当然有一个公平分配的问题,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要公平分配。但是如果只能每个人创造11万,就算政府一个钱不拿,一个税不收,企业一个钱不留,你就是11万的收入,那是平均的。这个数跟西方国家,跟人家的退休、失业救济金也高不了太多。所以如果每个人创作的财富能够超过20万,那有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所以我们要讲究内涵性的增长,要提高劳动生产力,要提高每个人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多分配给人民群众。

     第三个,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们要从外生型的动力转向内生型的动力,也就是说不能老一套政府的优惠政策,银行的利息贷款等等,而是更多依靠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所以我觉得7时代来说,企业要注意三点,也是个人意见跟大家讨论。第一点,就是要增强凝聚力,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多年前讲过的,人本关怀,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首先就应该把职工看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的管理学观念是不一样的,西方管理学的观念是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股东少份额少了,股票掉了,CEO就要辞职,但从我们来说,我觉得应该把职工放在第一位。把职工看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善待职工。

     我在上海听过这么一个事实,有一个合资企业,他的工人到医院看病,医生说你得马上住院动手术,他就给外方经理打电话,外方经理没接,他只好动手术了,动完手术住院。出院以后外方经理就找到他,你没有请假,无故矿工,扣你那些天的工资,工人不服,就向法院告。这个工人说我打电话了,外方经理说我没接到,也没有第三方证人,法官就调工人手机里的记录,发现他那天在医院的时候确实给外方经理打了电话,但是对方没接,法官认为那个时候打电话,绝对不是别的事,肯定是请假的事。这个在法律上叫做法官心证,就是法官自己来判断,根据法官心证的结果认为工人当时是要请假,但是外方经理没接电话。所以判这个工人胜诉,不能扣他的工资。这个事虽然不算大,但是在企业里造成反响,很多员工认为外方经理不讲人情,没有人性,最后他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我们想想,反过来说如果你的职工住院了,你派人拿着鲜花水果去看他,跟他说你安心养病,你的医药费按照规定报销,你不要担心,如果是我们采取这样的做法的话,那将是什么结果,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善待职工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第二条,凡事要求职工做到的事,你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服众就得以身作则,自己不以身作则,你要人家来做就很难,我想这个大家都有体会,我就不多讲了。

     第三条,就是要提高职工的素质,加强职工的培训。我们现在确实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但是从职工的素质来看,对驾驭这些先进设备跟国外比还是有差距的。我曾经访问过不少钢铁厂,都引进了国外冷热连渣项目,但只有少数钢铁厂能生产高绩效轿车能用的高级钢板,为什么?他们生产的人家不敢用,我去问什么原因,说我们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职工,三流的管理,怎么可能生产一流的产品呢,我想这个话虽然带着刺,但是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同样我们引进先进设备为什么生产不了同样的产品。

     还一个故事,在德国也是实际知道的,我们向德国出口一种高压泵,这个高压泵每一台里总有一两台不合格,高压泵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德方非常重视,就派工人到咱们这边来组装,看看是什么问题。人家组装一百台,一百台合格,所以人家提出来,是不是你的出口零件由我们来组装,那咱们不干,咱们吃亏,咱们带工人去看人家怎么做。有一天,星期六他们正在外地玩呢,突然接到厂长电话,说你们都回来,大家也不知道什么事就回去了,到钢厂,工厂说你们走的时候工具没有放回原位,地上的纸屑没有扫干净,你们要这样下次我不接受。所以对职工的素质一定要严要求,提高职工素质。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外国总经理,跟人事部的经理说,你得加强培训,人事部门经理说我培训了半天,他跳槽走了,不白培训了吗?总经理反问他,如果你不培训他,他都赖着不走,怎么办?所以对职工的培训是对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投资,我们中外管理论坛也是一种高级的培训,从我个人看,你在企业里要注意这个问题。

     最后一点,总经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大事小事都揽,自己忙的要命,第二影响了别人的积极性。我常说该管的事没管叫失职,不该你管的事你管那叫越权,你把下面的事都管了,有的人很辛苦,什么事都管,认为自己非常能干,下面该管的事,他插手管,这样人家没积极性,团队的事你能干你都干吧,这就麻烦了。所以我觉得增强凝聚力非常重要,如果真的把员工积极性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这个企业就会基业常青,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最终的结果还是会给股东带来更高的收益。所以我觉得我们把职工放在第一位,顾客放在第二位,股东利益放在第三位,看起来好像是忽略了股东的利益,但是如果职工团结好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如果受到顾客的好评,顾客手里的钱就是一张选票,他买你的货就是投你的票,最终会给股东带来很好的利益。所以我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关键是加强凝聚力。

     第二要提高竞争力,大家面临国内国外的竞争都很激烈。很多人理解竞争力往往理解成了价格,好像我价格低了就有竞争力,我觉得还不完全是这样。从竞争力角度来说,有价格的竞争力,也有非价格的竞争力,还有广义的竞争力,有三种类型,价格竞争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当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我可能十多年前讲过,如果有人听了,抱歉,再听一次,估计十多年前参加会的人,今天也不多了。我当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当时广东省化工厅跟我反映,说我们从香港进口的化工产品,大概那时候一年是两亿美元,我把这个产品拿过来一看,我说这个产品我们能生产,而且价格也比国外便宜,为什么要进口?我到广东调研,化工厅的同志告诉我,很简单,这些是合资企业,外商当然希望从外国进口,他们又多赚一笔钱,我想我们的厂长没那么傻吧,白让人家赚钱?我就到厂里做调研,厂长跟我说,你想不想听真话,我当然想听真话,那我告诉你。在国内订货尽管价格便宜,第一不能保证按期交付,那个时候,往往到发火,一个电报来:对不起,我没车皮,铁路没车皮,所以货不能及时发。但是你的化工产品在我这个产值里只占1%,为1%得停产,我合算吗,我打个电话到香港,上午电话,下午就把货拉来了,这是一点。

     第二,当时咱们国家的标准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我只有一个指标是要特级品,而你的所有其他指标,三级品就可以,但是为这一个指标我得花钱买特级品,人家国外不是的,国外分的是电子用、仿制用,分了不同用处的规格。而我们是国家规格,一二三级,为了某一个指标就得买你的特级品,这也不合算。

     第三个,我们工厂的销售人员只懂得签合同,谈价钱,不懂技术,结果我的工艺变了,需要改变原料规格,他没办法,而国外化工公司销售工程师,他都是技术专家,我的工艺改变了,他来看了之后,可以根据我的工艺调整他的产品规格。所以我们说价格只是一个竞争力,交货期、质量和售后服务,这些也是竞争力,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力往往比价格竞争力还受到重视。不是说便宜没好货嘛,但是实际上是说,你要没有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这三个因素,你光想在价格上降价竞争,实际最后竞争力还是提不高的。当然广义的竞争力更多了,包括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及时调整生产线的能力,甚至包括职工的创新能力等等,那就更多了。

     所以我想,提高竞争力恐怕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当然降低成本是重要的,不是不重要的,但是其他的因素也应该认真考虑。

     第三是培育创新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是没有未来的,我刚刚讲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不要管的太宽,不要管的太多,其实我还讲过,企业一把手主要不是想今天干什么,而是想明天干什么,今天干什么,其实副手都能干,你主要要琢磨怎么创新,怎么发展企业的明天,这个对企业是主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说是两句话,从内部找问题,从外部找机遇。所谓为内部找问题,很简单的,你跟同行比,你的各项指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原料消耗、资金周转率等等指标,你跟同行比怎么样,如果你跟同行排头兵比有差距,你在那里的问题。问题就是现实状况和应有状况之间的差,是从这里找。这里会发现很多问题,可能是你生产过程中某一个薄弱环节,你要消除掉这个薄弱环节,可能是你的原料质量有问题,你就得要加强进料管理,甚至改变进料来源,也可能是你的某一个设备需要更新了,那就适当地更新,也可能在管理上,你有很多漏洞等等。所以这个从内部找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常说,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做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话,从长远来看,你是没有大的前途的。要做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就得跟现在先进的比去,敢于承认差距,敢于发动职工,来研究怎么样赶上。所以从内部来找问题。这个是发挥创新力、创造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我说的问题不仅仅是管理上的,还包括制度上的等等。

     外部上的机遇,你要了解整个宏观经济的形势,要了解经济新的发展方向,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来看,传统行业大多数产能过剩。当然,以现有的行业来看,可能是产能过剩的,通过内部寻找问题,能够站住脚,这是一个方面,保持现有的产业不断给你产生现金流,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个方面你要想,你怎么样去进行进一步战略的发展,当然从战略和发展来看,比较简单的一个是集成化,就是面向市场,向市场延伸,或者说面向原料,向原料延伸,向前和向后集成化。比如多晶硅的价钱猛降,所以不要出口硅电池了,出口整个电厂,这个可能就向市场延伸了。另外一方面,提高多晶硅生产技术,降低原料的成本等等,这是纵向的集成化。

     另外还有一种横向集成化,同样利用你的设备生产类似的产品,这两种集成化叫相关集成化,就是发展相关产业。当然,你要去投资一个新的产业,就要认真分析这个产业的增长和前途,和你自己具备的能力。我们有些企业原来做的很好,但是由于他涉足不熟悉的产业,最后就垮了。我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制药企业,原来是很有名的产品,但是收购了一个百货公司,收购了一个信托公司,去搞不相关的多元化,他又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能力,最后搞的自己也很难办。

     所以像这种情况就要注意,涉足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另外一个企业自身的条件怎么样,然后从这里去研究问题,去看你值不值得去涉足这个领域。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太多了,我看到很多失败的企业,最终失败都是在这种不相关多元化的时候,没有认真进行战略分析和思想所造成的。

     我想今天给大家共同探讨,7时代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扎扎实实增长的时代,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时候,在7时代里,我们要实现从过度的依靠投资和外贸转向更多的依靠人民群众的消费,从外生型的增长转向内生型的增长,从外生型的动力转向内生型的动力,我们要增强企业凝聚力,要把企业当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爱护职工,自己以身作则,同时加强职工培训,不要越权。那么在提高竞争力方面,不仅仅是降低价格,要注意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在培育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要学会从内部找问题,从外部找机会,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第23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2014年11月1日-3日,主题:2015·谁颠覆谁?)

     成思危: 当前经济的“质量与数量”

     预测永远都不准确,但是经济生活中又离不开预测,对企业决策者而言,对决策环境的判断,最重要的预测莫过于思考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数量问题。

     透视GDP

     我国经济约10年为一个周期,前两个周期平均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即10.4%、10.3%。2013年为7.6%,今年一季度是7.4%、三季度7.3%,整体看来经济呈下行趋势。

     如果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下大力做好经济转型的话,我们还有希望在这个10年里保持中高速发展,即7%-8%。但是,必须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定要消除对GDP的崇拜,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消除GDP的水分。

     多年来,GDP就代表政绩,而投资最容易拉动GDP,但这种拉动长期下来是有问题的。2009年,政府给出4万亿刺激,实际上是银行贷款增加了9.6万亿,当年达到了9.2%的增长,却带来一大堆问题。过剩的生产能力、库存的积压、环境问题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然后是通货膨胀。到2011年,通胀最高达5.4%,最后是资产泡沫。当年住房销售增加、房价增长过快,这些问题都是由过度投资带来的。

     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抑制追求GDP、用过度投资追求GDP的冲动。过度投资造成GDP有水分,一是豆腐渣工程。二是一些项目建的时候有GDP,投产了却不能再产生GDP。三是一些项目投的时候有GDP,运行以后政府要贴钱,拿财政贴GDP。比如:几十个城市都建地铁,有些建成后不仅不起便民作用,反而成了财政包袱。

     透视货币政策

     现在货币发行周转存在一些问题。正常情况下,货币存量和GDP最高也就是1∶1,我们为什么这么高?有几点原因:

     第一,我们有4万亿外汇储备,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4万亿美元要拿24-25万亿人民币收集来,多放出去24-25万亿人民币。

     第二,地方政府的债务现在还不起,国务院有规定,要放债券等。实际上还不起怎么办?向银行借新贷还老债,这个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第三,很多企业和个人手里拿着现金。

     因此,看起来钱挺多,但是在很多地方钱不够。所以影子银行发展很快。影子银行的利息比正常银行高,其规模之大,据最近社科院报告为27万亿。钱的问题,也是需要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透视金融风险

     当前金融遇到的问题,第一是大家比较担心的房地产问题,第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两部分加起来,占到银行贷款的50%-60%。如果这两部分出问题,那么影响就很大。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央出了决定,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从这几个角度讲,逐步采取主要发债,借新债还老债的办法慢慢消除,不是很短的时间能解决的。

     对房地产问题,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崩盘,这点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需求在那里,城镇化的过程中,每年1100万人到城市、每年700万大学生毕业,还有相当多的家庭要改善住房。

     当前来看,由于房价涨得比较快,所以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北京、上海,实际需求还是潜在的,一旦房价下降马上需求释放。对于这类地区,房子还要限购、还要抑制需求,增加适合的供应。另一类就是像鄂尔多斯等地区,开发过度、供过于求。对于这类城市要取消限购,鼓励周围农民和老百姓进城买房,逐步消化存量。

     根据住建部数据,消化存量大约需要20个月,现在房地产已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政府不会允许房地产崩盘。因为一旦房地产崩盘,带来的问题是很多的,它关系到60多个行业,钢铁、木材等等。现在房子需求减少,钢铁卖成白菜价,这种现象对国民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现在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大概占30%,它出问题银行就要出问题。还有一点很明显,房地产价格下跌,老百姓财富就缩水。

     从2000年到2013年,全国均价的年增长率是8.6%,通过两年调整期,我认为要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供求关系比较平衡。

     第二,逐步使房价不再过快增长,就是比CPI可能高一点儿。因为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长远来看会涨,比CPI高点儿不会高太多。

     第三,在这个过程里,将会出现对开发商的淘汰。有一部分实力差的开发商将被淘汰,这样房地产业会更健康。

     从银行来说,也要注意风险。我问过工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30%左右,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25%到26%、开发商贷款5%。个人贷款是优质贷款,一般情况下,除非他失业了或者企业破产了才会断。开发商贷款占银行房地产贷款1/4左右,工行1/5。开发商资金来源大概是这样,39%是自有资金,包括买地;31%是预交款,客户购房预付款;真正向银行贷就30%。这个数字对大开发商来说,即使房价下行,也不会有伤害,对小开发商有影响。

     透视新变量

     中国经济最终要想保持高速增长靠什么?不能靠房地产、靠一些传统产业,要搞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引导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引导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电网和互联网引导的信息革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必然要经历变革,金融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抓紧商机、抓紧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不是搞信息技术的,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要找机会,现在传统的制造业也都在想这个问题,甚至汽车制造业也都在讲怎么转型成为信息技术引导的公司。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是如何用信息技术改造你的产业生产线,另外是如何用信息技术来联结你的有关产业。互联网最大好处是连通,能够连接与你有关的产业,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不对称,让你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让你有更多和别人合作的机会。这种企业困难的是资金,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但是实际上这些小微企业如果有定单,或者有一定应收账款,现在有了互联金融,应收账款和定单都可以抵押贷款,这样就可以保证现金流的正常周转,这些都是由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