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惟有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领导更多的人
2015/8/17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格言背景
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身为管理者,如果用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观察下属,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身边已无可用之人,企业也就无从发展,无从变革,无法创新。
格言故事
大正十二年,也就是关东大地震那年。一天,松下先生走进工厂的锻冶车间,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个子师傅正在开着车床,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H厂的,借用一下车床。”他回答。
H厂是松下的委托加工厂,按约定有紧急的修理业务或用车床时,可以随时使用松下的锻冶车间。因为遇上了东京大地震,这个叫中尾哲二郎的年青人来这里求职,最近刚进了H厂。
松下观察了一会儿,年青人干活很有样子,手脚麻利,动作在行,有熟练的技术。松下马上决定聘用他。但中尾哲二郎到松下公司后的表现很令人失望,他有太多的不满,对厂里的规定净是意见。很多人试图劝松下辞退他。但是松下发现,中尾哲二郎有很多过人的地方:他爱关心别人不关心的事情;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会思考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于是,松下开始有针对性地改造,他宽容中尾哲二郎的过失,矫正他的偏差,给他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
松下对那些反对聘用中尾哲二郎的人说:“不要因对方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等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对其做出否定的评价,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无缺的。”开始时,中尾哲二郎总是难以纳入正常工作轨道,常常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改了这个缺点又冒出那个缺点,令人头疼。可松下没有放弃,他执着地雕琢他,尽量给他机会。他的心血没有白费,许多年后,这位青年人成为了松下公司副社长。
来源:中外管理故事与哲理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