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互联网+出行”改变了什么?
2015/10/15 中外管理杂志

    

    

    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互联网+出行”改变了什么?你是不是已经受惠于此?共享,正在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创造更多欣喜。

     文/本刊记者?庄文静

     今天,你在用什么方式出行?

     是站在马路边望眼欲穿地等出租车?还是在拥堵的路段上开慢车?抑或是不得不像逃难一样挤地铁、坐公交?

     无数人体验到:每天行走在上班路上,生命在奔波中消耗。有限的交通资源,让上班族很无奈:自驾车面临道路拥堵、限号,乘公交地铁出行如打仗。

     10年前,就有少数上班族开始寻求自救,一些私家车主在城郊结合处,停一下捎几个顺路的人回家,每位乘客收费5-10元,一方面可以贴补些油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路上和乘客 聊聊天。然而,这种小规模的自发拼车行为,不可能真正地改变糟糕的出行状况。

     不过,三年前滴滴打车出现了。它让出行一族兴奋不已,同时也让传统出租车垄断者如坐针毡,甚至提出抗议、罢工。然而,抵抗无济于事,“先约后出行”已日渐成为互联网一 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当滴滴旗下顺风车业务于2015年6月1日上线后,它作为滴滴平台上唯一的一个C2C(个人与个人)业务,仅用三个多月就累计注册了550万顺风车主、使用过的乘客达到840万,单 日最高订单量达223万,“出行共享”真正让人们看到了共享经济的美好面貌和社会价值。

     是什么催生了滴滴顺风车的爆发式增长?为什么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和资源量?为什么共享经济的不期而至,让垄断行业猝不及防?

     出行共享引爆需求“痛点”

     一直以来,中国的交通领域,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人们真正可以选择的出行工具很有限,而公交、地铁和出租车的运力,又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僵化局面,虽然看似与传统体系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但本质上不是政策的冲突,而更多的是观念冲突。

     事实上,互联网在交通领域实现的技术突破,与过去10年相比没有本质改变,都是基于搜索、大数据挖掘的垂直分类信息的匹配。共享经济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本质上并没 有多少新的技术门槛,只是在技术应用的场景上发生了变化。而由于应用场景的变化,使得互联网在交通领域爆发了更大的价值。

     “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好的导航技术,没有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没有很好的手机定位,以及没有养成出门要用一个软件打车的习惯,那么不可能催生‘出行 共享’这样的信息平台。”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对《中外管理》说。

     “出行共享”符合共享经济的逻辑。真正的共享经济,就是C2C(个人对个人),所有的服务提供者本身也是一个消费者。“事实上,这是一个对等的、去中心化的资源和价值交换 的社群经济。”黄洁莉这样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共享经济。

     连接和匹配出行人群

     那么,用户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如何更精准地找到匹配的信息,从而完成价值交换?

     当你进入滴滴顺风车的App后,除了要表达第一需求,像我去哪儿、我在哪儿、什么时间去,平台会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让用户越来越多地进行自我表达,比如像上传一下头像 ,起个昵称,透露一下性别、年龄、星座、兴趣、偏好等个人标签。当用户表达的元素越多,这个人就越立体,越真实。而有些用户,还会为乘客或车主完善其个人标签。当平台 的用户规模足够大时,你可能一瞬间就能与1万个人进行匹配。

     “其实,所有的匹配本质上都是婚恋模型。”黄洁莉这样比喻。引导用户一步一步地表达和完善需求,找到那个更匹配的乘客或车主,从而遇见你喜欢的人,并与其一路同行,这 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在滴滴顺风车平台上,首先你会看到“遇见美好,一路同行”的宣传语。同时,平台传递的都是互信、友善的社交氛围。而制定的规则和流程,也是在追求美好同行的用户体验。 比如:会引导用户尽量坐副驾驶位,友善地与车主聊天,订单结束后双方要进行评价等。事实上,作为车主,通常都有很强的社交意愿,而如果乘客坐在后排且不与之交流,车主 会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司机,体验就会很差。

     另一方面,开顺风车是带有“麻烦”的“公益”行为,车主要与乘客约定时间、可能要绕路,或者还要等一下。车主是带着一颗友善的心上路接人,而每一个乘客是带着一颗信任 他人的心去发单。中国目前有1亿辆私家,如果有三成的私家车主愿意开顺风车,整个城市生活的感觉会怎样?构建诚信社会的目标就不再遥远。同时,出行共享让资源实现更充分 的利用,减少尾气排放,使整个社会充满互信的积极氛围,还会使人获得新的社交场景。甚至,因拼车而结缘,成为挚友、同事、客户的现象已经很常见。滴滴顺风车的好几员大 将,都是在拼车路上“挖”来的。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风潮,不少上班族,已经开始了这样的上班方式:一个家庭有一辆车,夫妻两人所在的公司一东一北。于是,丈夫开车拉上一个顺风车乘客,妻子作为乘客搭乘 另一辆顺风车。

     “共享资源让每个人得到便利,同时也让大家都去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改变。”黄洁莉说。“但是对于不太善于社交的中国人来说,顺风车的普及依然需要一个观念上的改变 和认同过程。”

     规模+体验是共享的本质

     滴滴顺风车在“大规模地连接和匹配出行人群”时,将做大规模和做好体验视为平台的生命线,而且规模和体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有人说,顺风车业务的门槛低,因此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黄洁莉不这么认为:“其实门槛很高,因为最高的门槛是规模。”

     在顺风车上线之前,滴滴的“潮汐战略”就明确要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通过分档运营策略,以灵活地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滴滴内 部已经形成了各业务之间的共同促进和协同,有的车主既开顺风车,也开专车,规模优势日益显现。

     当然,很多人提到滴滴,都知道它这两三年来投入十几亿的烧钱之举。如今,“补贴”策略依然是滴滴沿用的营销策略,“补贴自然会让用户动心,因为所有用户对价格都很敏感 。”黄洁莉毫不避讳这个策略的有效性。但事实上,“补贴是让用户进来,形成规模效应,而最终能不能留住用户却是要靠体验的。”黄洁莉特别强调,规模+体验才是做好共享经 济的左右手,对于技术门槛不高的顺风车市场尤其如此。

     规模对乘客和车主双方都有极强的影响,车主越多,乘客体验越好,因为等待时间会缩短;乘客越多,车主体验越好,因为车主的选择更多、路线匹配度更高。也就是说,滴滴的 每一分补贴都直接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以订单量和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促销”。当用户在一个平台上持续获得更好的体验,乃至形成习惯时,就会削弱对价格的敏感度。

     “规模越大,成本自然就会降得越低,但我们最终目的是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黄洁莉说。

     目前来看,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不烧钱的。但是,“做好用户规模、打磨好体验、做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其他都是水道渠成的事。”黄洁莉认为,互联网的属性就是免费,只要 是立足于用户,这个事业能够真正地解决社会根本需求问题,未来商业变现是毫无疑问的。正如十余年前,谁会预料到阿里巴巴会成为如此成功的公司?

     打造可信任的出行平台

     近期,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定位于“一站式出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融合各式各样的出行业务,包括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和巴士等。“我们 就是要做出行领域的淘宝。”黄洁莉对滴滴的未来充满信心。

     然而,未来对于一个基于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平台来说,可靠性依然是令人十分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关乎生命安全的交通出行。而这就是共享经济的特点:我们在享受着它甜果 的同时,也要接受它的潜在风险。

     黄洁莉说,滴顺风车车主在注册时,要提供车辆的保险单、驾照,要进行微信的“真身验证”。从而,让平台可以借助互联网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注册人背后大量的个人信息和信 用信息等,保证有据可查。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顺风车还为车主和用户双方都上了50万元保险。

     作为定位于出行服务的平台,必须要将小概率(安全事件)控制到最低点。

     “共享出行,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种场景体验,很难想像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黄洁莉说,未来一定要让顺风车业务具有更强的社交属性 。

     管理点评

     滴滴打车做的是重度垂直的平台,撮合的是社会闲散运力和需求者的交易。这种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在最初肯定会有贴身肉搏,同商业模式竞争肯定会存在烧钱。烧钱是为了吸引 用户规模、培养使用习惯,但如果没有体验感,用户来了也留不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滴滴目前是成功的。

     当前,他们发现了用户对于各类运力都有需求,太多的运力都可以上传到云端实现共享,于是进一步将平台扩展进化,这让商业模式更有空间和想象力。当然,要做运力的综合平 台,体验感还是基础,如果不基于场景打造体验感,平台的“综合”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原来的吸引力。这一方面,他们似乎注意到了体验感都是基于场景的。要提醒的是,不同的 运力有不同的场景,做好了场景,才会让用户对滴滴的未来更加乐观。

     点评人:本刊业务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