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劳动力短缺德国靠接纳难民?
2015/11/3 中外管理杂志

    

    

    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接纳难民对德国来说或许是一次机遇,但也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文/宋扬

     眼下的德国民众,或许处于牢骚最多、对政府最有看法的时期。

     一切源于难民的涌入。在这场难民潮中,德国当局显然面临着最棘手的管理难题,但多重原因仍迫使其大量接收难民。

     危机:祸起接纳难民?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当前西欧各国正在承受的难民危机,是在为自己的错误埋单。因为在叙利亚问题上,西欧国家与美国一道支持反政府武装,这导致了叙利亚安全形式持续恶化,内战迟迟不能平息。但西欧诸国显然不会承认。

     其实德国接收难民是有原因的,不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德国社会对于有右倾倾向的决策非常敏感。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德国的右翼政党大有抬头的趋势,2013年的政府大选中,右翼党AFD战后第一次进入了议会,敏锐的执政党政要已经意识到,在这次难民危机中,德国宁可做出左倾的选择,也必须避免有民族主义的决策,助长右翼势力。

     其次,德国总理默克尔显然认为,在难民问题上展现大国姿态,对德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巩固国际地位的机会。还有一点,德国人口持续负增长,劳动力短缺严重,德国当局也希望借此机会补充劳动力,缓解人口不足带来的压力。

     难民潮对德国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十分显著,原本安静的生活被扰乱了:治安环境恶化,许多公共空间被征用作为难民营,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收益成了德国政府说服民众接纳难民最有力的理由。

     二战之后,德国像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迎来了婴儿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德国人生育的高峰期。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德国人的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许多家庭选择独生甚至做“丁克”。德国人口持续负增长,而战后婴儿潮中出生的德国人也即将或已经退休。这让德国经济因劳动力不足而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若人口负增长不能得到遏制,劳动力不足无法缓解,未来二十年内,德国的制造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将陷入困境。尤其是水电工人、医疗护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严重短缺。

     然而,收容难民真的能够缓解德国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吗?

     史鉴:土耳其移民的艰难融入

     二战后,为了填补德国的劳动力缺口,德国政府开始从土耳其、希腊等国家招募劳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1961年10月德国与土耳其签订的劳工协议。协议规定:土耳其劳工可以得到两年的工作签证,两年后这些劳工必须返回土耳其。

     首批超过7000名劳工坐上了开往德国的列车。土耳其劳工被招募到鲁尔区等大型工业区,从事“最卑贱、最辛苦”的工作。但是即便只有不到三马克的时薪,土耳其劳工还是将德国视为乐土,尤其是在1970年代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期间,许多土耳其劳工为留在德国绞尽脑汁。在土耳其国内政治动荡的时期,土耳其移民被德国社会视为政治难民,他们在德国的生活也异常艰难。

     目前在德国约有280万土耳其人,土耳其人是德国最大的外来族裔,占德国总人口的3.4%左右。劳工协议签订50多年后的今天,在德的土耳其移民已经到了第四代,但土耳其人仍然没有很好地融入德国生活。由于宗教文化等原因,德国人与土耳其人的通婚率一直很低,土耳其人的生活一直比较封闭。另外,土耳其裔的就业率也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时德国整体的失业率为6%,土耳其人的失业率达到了19%,在首都柏林,土耳其人的失业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8%。这些失业的土耳其人不仅不是社会劳动力,更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威胁。

     堪忧:团聚后的封闭生活

     在德国,高级工人、技师、护工等职业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至少两年的技能培训与考核。

     相比土耳其劳工,这次难民潮中来到德国的难民前景更堪忧。1961年至1973年期间,共有超过260万土耳其人申请在德国的劳工职位。在来德之前,这些劳工都经历了多轮考试,包括土耳其语读写与职业技能考核。可以说,当年通过招工协议来到德国的土耳其人的文化程度并不低,这一点与这次难民潮中来到德国的叙利亚难民有很大区别。

     此外,由于宗教文化、语言等所限,阿拉伯人在德国的生活相对封闭。在德国的很多大城市都有穆斯林聚居区,在这些区域里德语甚至不是通用语言,许多阿拉伯移民在德国生活了几十年,仍然无法用德语交流。若要求这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难民融入德国生活,政府除了提供食物与住房补助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提供德语和德国文化课程。这对德国政府来说也是一笔庞大开销,而其收效又很难预见,因为并非所有的难民都愿意融入德国生活。

     从文化的开放性上来看,土耳其人融入德国生活应该比其他阿拉伯国家移民更容易。即便如此,仍有很多第二代、第三代土耳其移民不愿意送子女去德语学校。

     我们几乎可以预见,这一次,家庭团聚后的难民家庭又将开始封闭的生活。这让人不禁对难民及其后代在德国的生活感到忧虑。

     德国会变成第二个“美国”吗?

     毋庸置疑的是,大量难民必然会影响德国未来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得到缓解,出生率也会提高。德国政府为了安顿难民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也一种经济刺激。但是,由于大部分难民不能立刻进入工作岗位,而必须依赖政府救济生活,这也必将增加德国财政的负担。例如:由于难民在德国可以免费乘车,德国铁路已经开始酝酿全线涨价。这些负担最终都要由德国的纳税人承担。

     接纳难民对德国来说或许是一次机遇,也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如果德国社会能够量力而行,吸纳一定数量的难民并妥善管理、安置,培养包容的国家文化,德国社会将更加多元化、更有活力,欧洲也将成为文化更多远、更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反之,德国将离“移民典范”美国渐行渐远。

     (本文作者来自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特约编辑:周颖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