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化一定是进化的
2016/1/5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文化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事。第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总办团队,被称为“长老会”,由创始人构成。多数决策都是在共同讨论中产生,而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决定一件事的。而且这帮 老板很辛苦,都是“加班狗”,腾讯做到这么大了,他们仍然非常辛苦地看一些很细微的东西。比如晚上给几位老板发了一封制度要修改的邮件,刘炽平凌晨一点回复,马化腾凌 晨四点回复。这种努力“很可怕”。
做文化要找员工关心的点。80、85后在腾讯占45%以上,高学历的员工也比较多,很多工程师、技术宅男认准一件事情,不爽就投诉到底。比如北京的冬天有暖气,所以办公区会比 较热。有名员工觉得热,暖气只要一热起来,他就在内部发贴。他在桌子上放一个温度计,一周发一篇帖子,什么也不说,就拍个温度计的照片放上去,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自 己的态度,而下面有一堆顶他的回复。除了加风扇等方法为员工解决问题,在这种氛围下,公司内部也会觉得非常好玩:用工程师的特色去抱怨一件事情,即便很多年之后,你一 定还会记住这个人。
部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也不同。腾讯内部的每个业务都是完全闭环,每个事业群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微信业务的感觉是特别具有文艺气息,因为他们本身就提出:微信生活, 追求简单,追求美。而QQ团队完全是务实、低调。现在很多人说不用QQ了,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其活跃仍然逐年上升。QQ团队一点一点找他们使用的场景,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里 特别能够得以体现。
文化一定是进化的。团队越来越年轻,人越来越个性化,随着这种组织或者管理模式的变化,旧的那些东西一定不再适用。一家公司的文化怎么样,有时候就看这个公司里装的是 什么样的人,或者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其实文化最根本的是做人的原则。
摘编自 正和岛 陆文卓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