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相处之道:哪三件事会让你陷入困境?
2016/1/11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为何有人八面玲珑,如鱼得水?
为何有人处处碰壁,失意不得志?
千百年前荀子就曾在《非相》篇中提到“人之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荀子用此警示后人,如果不做好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随意非议他人,自身浅薄却不自知,待人不尊,就会使自身陷入困境,要时刻谨记找准自己的位置。

上下相处之道:尊重
“为上不能爱下,为下好非其上”是指做了上级却不能爱护下级,做了下级却喜欢非议上级。
《孟子?离娄篇下》中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为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如同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为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上级若能爱护下级,关心其发展,必然也会换得下级的尊重。
能当上级者,必有过人之处。为下,虽不必事事恭听,但也不应背后评判,处处非议。如三国里,孔融自视望族,对曹操几经辱上。飞扬跋扈,不看主流,混淆是非。一代圣人之后,最后因语言不检点招来横祸。
敬人者,人恒敬之。上级礼贤下士,下级尊敬上级,将心比心,内外相依,上下相随,方有“礼”和 “忠”。

同级相处之道:真诚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意思是当面没有给他人好脸色,背后又毁谤他。
《菜根谭》中洪应明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是说当面不责备他人小的过错,不乱非议他人可以不惹是非祸害。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人生观千千万万,必不尽相同,若非议传入他人耳中,小则影响和谐,大则事事碰壁。遵循宽厚待人的文明指示,真诚待人,不抱成见,远离是非的中心漩涡,可避免自身越卷越深,工作受到冲击。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从管住自己的嘴开始,不伤人,亦会因此少受伤。

识人待人之道:谦虚
“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意为知识浅陋,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尊重。
刘邦一介布衣,却能让张良、韩信、萧何为其所用。假若他傲慢地接见高阳名士,却不知改正,最后又岂能让这些名士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幸好他及时察觉自己出身布衣,明白与名士的差距,懂得与名士合作,才成就大业。
朱熹解释孔子的思想时说:“责已厚,故身益修;贵人薄,故人易从。”这种宽厚待人,严于责已的思想方法和处世态度,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发扬。
见识浅薄者容易自大自狂,若不能察明自身,提升自身素质,又对他人狂傲,无法结识有才干的能人,到重要关头,凭自己微博之力,恐不足以担大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要带眼识人,提升自身眼界,对能力高于自己的人表示推崇。

纵横职场者,需深谙为人之道,摆正位置,身居何位就做好该位置的本分,避免卷入口舌之争,交往远近适宜,真诚谦虚,听善言,去浅薄,方可身在其中,却对是非片叶不沾身,固守自我,提高自我。
而荀子留给我们的尊重、真诚、谦虚,职场新人从此开始修炼,宽以待人,则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