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模式之二|看准网:坐实垂直招聘O2O
2016/1/14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找饭馆有大众点评,找工作为什么不能有企业点评呢?

     文/本刊记者 谢丹丹

     中国人对饭碗一事尤为上心。连在外就餐,都习惯掏出手机花五分钟大众点评一下。

     其实,比起一顿饭,一份工作则关乎到几年的饭碗问题,但促使人们作出选择的,却往往只靠一个职位说明书,或者官网上简单的公司介绍。餐厅怎么样,顾客说了算。而公司怎么样,应该是雇员说了算。

     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点评公司的网站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2014年4月,前智联招聘CEO赵鹏创办了雇主点评网站——看准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看准网的月活跃用户从0发展到2000万,成为人才服务市场的一匹黑马。

     速途网2015年第三季度的互联网招聘行业报告显示,看准网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中华英才网、百姓网招聘,直逼2008年成立的社交类招聘网大街网。

     看准网是如何在这个巨头林立的市场脱颖而出的?

     创造差异化价值

     2014年的招聘行业,已被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招聘等行业巨头瓜分殆尽。同时,猎聘、拉勾网等垂直细分网站异军突起。

     但赵鹏还是决定做起自己的老本行。对于当时的行业现状,他这样分析:传统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模式同质化严重,竞争格局大势已定;像Linkedln一类的效仿者事实上也正遭遇水土不服;Indeed模式(美国一家职位垂直搜索网站)似乎在中国也行不通,由于国内寡头型搜索引擎已经将市场瓜分,所以留给垂直搜索网站的机会并不多。最后一种就是Glassdoor模式了,这是美国一家雇主点评网站,当时该公司估值超过5亿美元。在中国市场上,大佬们都还未踏入这片领域。

     与此同时,时代背景正在发生着变化。“员工在和雇主的谈判中,越来越强势。他们开始挑选雇主,而不只是以往单纯地被雇主筛选。传统招聘网站几乎都偏向于为雇主服务,而很少以求职者为中心。”赵鹏对《中外管理》说,他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完全站在雇员角度、为其创造价值的信息平台。

     于是,看准网想到邀请离职的员工匿名给企业进行打分和评价,求职者能在看准网上找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信息——无论是薪资福利、同事关系、绩效考核,还是同事是否为帅哥、美女……

     在赵鹏看来,企业就是要创造差异化价值,如果已经有无数人在创造同一个价值了,而自身拿不出任何不同的价值来,那有什么意义呢?企业是真的在创造价值,还是在浪费资源?创业者在创业之前要思考清楚几件事,第一,有没有创造价值;第二、有没有创造差异化的价值;第三,企业是否在走一条低碳的成长之路。

     “急不得”的市场

     要想找到一条低碳的成长之路并不容易。在看准网发展的早期,赵鹏曾一度通过烧钱的方式来积累点评。他们通过邀请一些中小创业公司已经离职的员工来获得评价,或循循善诱,或金钱吸引。

     但结果是,别说其他公司,就连自己公司内部的评价都积累不起来。“一个产品,连自己都不愿意用,更别提其他人了。”赵鹏说道。当年有人拿了一个设计给乔布斯看,乔布斯看了以后就说,“这个设计很好,放在屏幕上特别好看,我忍不住想舔一下。”然后乔布斯就舔了一下。

     “你干预了这个过程,你花了500块钱买了一篇评价,推给500人看,你想左右他们的命运吗?太没有敬畏之心了吧!”分享原本是自发性的,而一味的人为干预只会让内容变味儿。

     事实上,赵鹏和团队发现,中小企业的用人规模原本就小,而离职员工规模就更小了。再加上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员工离职的原因也是林林总总,创业公司变化发展太快。“大企业看点评,小企业看老板。”这是赵鹏后来悟出来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踩刹车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公司的成败。这个做法尝试了一周后,赵鹏立马喊停。事实上,不仅仅是看准网,这样的现象在中国新兴企业中大量存在,他们猛烈地想尽各种方法,通过烧钱去积累用户。但在赵鹏看来,这是违背商业规律的。

     “多花钱的确能够提升事物发展的速度,但超过某一个界限后,它的边际效应不仅下降,甚至可能变成零。”赵鹏总结道。想要在人才服务领域做一个平台的话,其秘密就在于“急不得”。而很多死掉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急功近利。

     其实,任何事物都遵循二八原则,雇主点评也一样,只有少部分人愿意主动贡献出高质量的UGC(指用户原创内容)。但只要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就不怕吸引不来用户。

     在看准网上线一段时间后,苦于不能为中小企业服务,赵鹏又推出了BOSS直聘,让求职者可以直接和创业公司老板进行对话。

     做擅长的“从1到10”

     尽管点评积累起来很慢,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看准网仍然将注册用户从0做到了5600万。

     在赵鹏看来,在讲求速度的互联网时代,不仅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还要学会在不擅长的领域借力。在和投资人的盘算下,赵鹏果断决定收购国内一家相同模式的公司点评网站“分智网”。这家网站成立于2008年,日活跃用户20万,但一直都不温不火。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次收购是极其正确的行为。

     赵鹏认为,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他的长处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10。从0到1拼的是精力,赵鹏算了一笔账,他一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一周工作六天。而80后、90后创业者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一周工作七天,这样算下来,一周就输给他们将近20个小时,而一年就将近1000个小时。创业企业其实用的都是相对论时间。

     很多人说,小米在五年的时间内发展很快,觉得太不可思议。赵鹏深知,其实在相对论的时间里,小米的五年可能等于十年。“在今天是风口,明天是坑的年代,一个窗口只能打开两年,能不能砸进2×2.5的相对论时间去把握住这个机遇,这就是能不能从0到1进阶的前提。”他说。

     赵鹏的擅长之处,在于多年在招聘行业积累的经验,“越垂直,掌握的规律越多,就越了解一个行业,这是长期的训练形成的。”对于巨头来说,不是有了钱,就能将任意一个垂直领域做下来。

     在分智网的基础上,赵鹏带领团队新增了一些功能模块,其主要思路就是打通行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例如:看准网根据行业薪酬标准、工作经验,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个人薪酬报告。在这之前,薪酬报告一直由行业机构提供,主要是供雇主参考。然而,看准网的薪酬报告,是为了帮助用户在与雇主洽谈时有所参照。

     用户在生成个人薪酬报告的时候,需要提交自己公司的职位、薪酬、工作经历等信息,这也为看准网早期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UGC内容。

     创业者要坚守初心

     看准网的未来,是选择独立,还是被大公司收购?赵鹏似乎并不急于寻找答案。

     他一字一句地说:“我的目标是要为中国创造10%的劳动生产力,这是我的初心,我不需要花多少钱,晚上睡觉三尺宽的床都嫌宽。”在赵鹏眼里,他是为了将一件事情变得更好,变得更有价值才去创业,其他的事情于他来说都不重要。

     “要是以后巨头也做看准的模式呢?”

     面对《中外管理》的发问,赵鹏笑笑,“当我们的炮火和巨头的炮火已经接上的时候,我先开一个庆功会,说明我做大了。在这之前,我们就努力发展,快速前进吧。”

     管理点评

     赵鹏有几点做法值得借鉴:第一、采用可验证和可参考的商业模式,即使是同样的商业模式,他也能在中国市场找到不一样的应用,正如当年马云把eBay的模式用来创造性地销售女装一样。第二、通过创造真实的价值来善待客户。第三、通过收购对手,快速完成基础技术团队和原始经验的积累。因为赵鹏这类创业者不擅长从0做起,大部分人会因为不适应小公司运作而放弃。

     点评人: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 单仁

     责任编辑:庄文静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